96%,高密度发射交出高成功率答卷

上传时间:2019-03-09

96%,是长征火箭300次发射的成功率。从一年一次,到每年几次、十几次、几十次…… 在发射密度不断增强的态势下,长征火箭交出了一份高成功率答卷。

据统计,在第三个100次发射中,长征火箭每年平均发射次数约为23.5次,共将225颗航天器送入太空,发射成功率高达97%,火箭的可靠性、适应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均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长征火箭年发射次数达到37次,成功率100%。中国航天不仅首次独居世界年度发射次数第一位,而且在近20年世界各国航天发射史中,连续成功发射次数最多,创造了世界航天发射的新纪录。

谈到高成功率,龙乐豪说:“长征火箭前50次发射的成功率为86%,后250次发射的成功率为97%,说明长征火箭在发射次数总数位居世界第三的基础上,更加追求高质量和高成功率,这不仅得益于举国上下对航天事业的支持,也得益于集团公司规范的管理体制机制、技术基础的创新发展、人才队伍的有力培养,更是广大航天科技战线工作者奋斗不息、共同努力的结果。”

那么,在高密度发射形势下,作为长征火箭的抓总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是如何练就高成功率的呢?

几年前,为了应对高密度发射,集团公司提出火箭去型号化、去任务化的管理理念。通过开展多个火箭构型部段级、单机级产品的统型工作,实现硬件产品和软件框架的通用,增加产品的通用化水平;从设计上变“定制火箭”为“通用火箭”,通过提高火箭对不同任务的适应性,实现在任务调整时,火箭只需经过最小程度适应性更改即能应用于其他任务,将一发火箭任务调整周期由原来的18个月降低至4~5个月。

同时,通过转变传统生产模式,集团公司组织实施运载火箭百发批产,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为积极响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求,航天科技集团在元器件、原材料及传感器等电气产品

方面加大民营公司的参与力度,充分发挥其灵活、快速的优势。目前现役火箭已可实现每年40发总装总测和发射能力,新一代火箭可实现每年5~8发的总装总测和发射能力,实现了组批投产。

此外,通过不断优化运输流程、发射场流程和整星发射服务流程,火箭的发射场流程从原35天精简至15天。对于采用“三平”测发模式的长征六号火箭来说,这个数字被缩至更短——可实现无固定塔架支持下7天快速发射。长征十一号火箭更是具备全天候数小时内发射能力,大幅提升了我国快速进入太空能力。

“长征火箭能够在高密度发射下保持优异的成功率,还要得益于集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产品保证体系,在火箭产品设计、生产、试验、发射等全过程进行一系列系统的、规范的、有计划的技术和管理活动,通过配置工程技术经验丰富的、专业化的产品保证队伍,采用一套全面、细致、科学、规范的程序和方法,确保以安全、可用、可靠的方式保证长征火箭完成发射任务。”集团公司质量技术部负责人介绍。

传承中国航天数十年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也是火箭发射高成功率的重要保障。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随着新型号研制不断增多,发射任务不断增加,长征系列火箭出现了多次质量问题。面对“ 失败不起,没有退路,只能成功”的严峻局面,当时的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认识到,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管理机制、管理方法、建章立制上进行改革,并推行了改进航天质量管理的一套新思路、新办法,最终在1995年发布了“归零”五方面要求,在实施中逐步精炼成为“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随后又发布了“质量问题管理归零”的五条要求,最终形成了“双五条”归零标准。

在此基础上,航天科技集团将几十年来航天质量管理的经验归纳为28条,经几次修订后,形成航天型号精细化质量管理要求“新28条”,成为指导航天型号质量工作的顶层管理文件。

这一质量管理理念和做法被推广到整个国防工业体系,甚至走向了世界。2015年,由航天科技集团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18238 Space sys?tems-Closed Loop Problem SolvingMangement(航天质量问题归零管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正式发布,成为我国向国际输出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重要成果。

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不仅是关系任务成败的决定因素,更是航天人对国家的一种责任。“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次次成功不等于永远成功”“成功不等于成熟,成熟不等于可靠,可靠不等于万无一失”已经成为我国航天质量管理的一种理念,成为航天人的共同“准则”,也成为中国航天的宝贵财富。(李淑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