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深入报道 媒体聚焦 人物风采 视频日志 现场图片 新闻会客厅 任务路线图
火箭和空间实验室系统成各路记者关注热点
2011-09-29
  此次“天宫一号”发射备受瞩目,从记者阵容的浩大声势就能窥知一二。临近发射,一个由中央各大媒体组成的200人的庞大记者团进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们用自己的镜头、文字,记录着发射前的点点滴滴。
  9月25日下午,一场关于运载火箭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的记者见面会如期举行。偌大的学术厅里坐满了记者。而镁光灯下的“主角”就是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和“天宫一号”技术负责人杨宏。
  在两位“两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形象地介绍了火箭和空间实验室系统的相关情况后,记者开始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问。看得出,记者们都有备而来。
  “请问荆总,发射时间对天气有哪些特殊的要求?”
  “请问杨总,您说我们的空间实验室系统能为航天员提供太空中的娱乐、健身设施,能否就这个话题介绍一些详情?”
  “请问荆总,此次火箭的入轨精度有进一步的提高。究竟提高了多少,这对火箭意味着什么?”
  “请问杨总,‘天宫一号’完成使命后,将会如何处理?”……
  荆木春和杨宏对记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予了形象生动的回答。坐在台下的记者们不仅被两位“两总”带进了奇妙的太空世界,还深刻地感受到了航天专家语言表达的智慧。荆木春说:“‘冯卡门’曲线不仅使火箭外观更美,以后还能让航天员更舒适”;杨宏提到“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后,由“天宫一号”来控制组合体飞行时,形象地说:“由一个‘大脑’来控制,达到1+1=1的效果。”
  “‘天宫一号’设计了离轨技术,不会对太空带来任何垃圾。”杨宏说到这里,在座的记者啧啧称赞。中央电视台一位记者说:“我不仅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更为航天人的负责精神而自豪。”
  记者见面会结束后,荆木春和杨宏还是被记者团团围住,离开会场时还在回答记者的提问。两位“两总”的质朴与随和,给会场的很多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新华社记者感慨道,航天专家们把中国航天的荣耀镌刻在了我们心底。(黄希)
  来源:中国航天报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