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深入报道 媒体聚焦 人物风采 视频日志 现场图片 新闻会客厅 任务路线图
航天科技五院院长:突破交会对接 “质”在精细化控制
2011-11-1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院长杨保华

  

    在这次任务中,我们突破了很多新技术、研制了很多新产品,我们经受住了考验,也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完成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对五院来说只是个起点,我们掌握和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为日后的载人空间站建设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我们将在载人航天领域大有作为。

  在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中,五院在集团公司承担的三大系统中,承担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两个系统的抓总研制任务。

  在工程研制中,五院与各协作单位大力协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勇攀世界载人航天技术高峰,为铸造中国航天的新辉煌作出了贡献。

  在攻坚克难中创新技术

  交会对接是国际航天界公认的技术难点,也是空间站建设必须首先突破的关键技术。五院研制队伍勇于创新、勇于超越,突破了大量交会对接新技术,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

  交会对接任务需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非常多,从各类敏感器、两个飞行物体的制导、导航与控制,到“神八”、“天宫”对接后的组合体控制,对五院来说都是巨大考验。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各有8吨多重,在太空将二者引导到只有厘米级误差的位置,再实施对接,其难度可想而知。”该院院长杨保华感慨道,“还有16吨重的组合体控制,因对接前后动力学特性变化大,这也成为飞行器控制的难点。此外,两个航天器上的电源、信息传输等,都要准确无误,还要保证密封,一系列技术上的突破都为下一阶段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做了充足的准备。”

  为应对这些考验,“神七”成功发射、回收之后,五院将飞船和目标飞行器两大系统和各分系统以及关键单机主要技术力量都放在了突破交会对接的关键技术上,各相关单位的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力量,在资源、条件上全力保障。

  “从系统级的设计、仿真,到单机的研制、攻关,从室内的测试、试验到户外跑车试验、空中航空校飞、飞艇控飞试验,都是为了将关键技术攻关见底,创造各种环境模拟太空交会对接的工况。我们本着一个原则:技术攻关必须见底、摸清余量,地面验证尽可能模拟交会对接实际工况。”杨保华说。

  在继承创新中完善体系

  质量管理是航天事业的生命线,五院作为“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的抓总单位,更是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精细化流程控制,确保飞行任务成功。

  一方面,经过多年积累,五院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和办法,及时固化并继承下来;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不断发现并校正各种问题和偏差。“因此,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小的问题可以通过完善不断调整,而对那些明显、深层次问题,则只有勇于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敢破进而敢立。这几年,我们在质量创新的道路上选择了产品保证,这是保证像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这样巨大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次成功,实现研究院宇航由科研型向科研和产业化并重转型的必然选择。”杨保华说。

  航天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杨保华认为,除了加强院内承研制单位的质量管理,还必须大力推动外协单位的质量管理。因为部分分系统和许多单机产品都是院外的单位承担的,外协单位质量管不好,任务很难完成好。“我们把院质量管理的措施与办法无偿地提供给外协单位,同步提高外协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精细化控制非常重要,设计、验证得再好,制造、装配过程中出现偏差就会功亏一篑,有些零、组件在制造过程中是可测的,一旦装配成整机后就不可测了,所以精细化过程控制对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至关重要。

  质量精细化控制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产品数据包,从单机产品组装开始到单机测试,从分系统试验到整船、整器的总装,完整地记录下整个过程。“通过产品数据包的复查、照片的分析,就能证明该产品过程是完全正确的。‘神八’在发射场的每个重要环节、步骤都用照片留下了可观的记录,这就是我们最典型的精细化管理的实例。”杨保华说。

  在任务中锻造一流团队

  五院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两总”队伍不仅技术过硬,而且能攻关、能吃苦,带动了青年员工的成长。“神七”成功后,五院做了重大的战略调整,于2009年成立了载人航天总体部,这也是重大的战略储备。

  “为了完成当前和后续任务,我们必须把当时飞船的一支队伍分成若干支队伍,包括飞船队伍、天宫队伍,还有论证空间站的队伍,一分为三后,需要补充非常多的年轻职工。他们虽然经验不足,但是素质非常高,都是博士、硕士,加上这支队伍有非常好的传统,又有这么多的型号任务为他们提供锻炼机会。可以说,他们是在完成艰巨的任务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当年参加‘神七’的很多年轻人经过锻炼,已成为中坚力量。这支队伍在整个航天战线上虽然年轻,但战斗力非常强。有这样一支队伍,‘神九’、‘神十’,包括空间试验室、载人空间站等后续任务,都能非常好地完成。”杨保华谈到神舟团队时满是自豪。

  “此次交会对接任务是对五院‘十一五’期间宇航能力建设的考验,检验了生产制造能力、质量和可靠性保证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这次任务中,我们突破了很多新技术、研制了很多新产品,我们经受住了考验,也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完成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对五院来说只是个起点,我们掌握和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为日后的载人空间站建设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我们将在载人航天领域大有作为。”杨保华自信地说。(朱红梅)

  来源:中国航天报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