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深入报道 媒体聚焦 人物风采 视频日志 现场图片 新闻会客厅 任务路线图
博士设计团队志在“天宫”试比高
2011-09-29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研制“天宫一号”总体设计博士团队的故事
        举世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预定轨道,开始了太空飞行,在太空等待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的那一刻。在为“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付出心血和汗水的研制队伍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研制“天宫一号”年轻的总体设计博士团队,这个团队诞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19名博士都是“70后”和“80后”,其中6人是近两三年与“天宫一号”结缘的。
        走近这个博士团队,能够感受到他们充满多彩梦幻和追求现实的内心世界。受航天精神传承的航天年轻一代,正以只争朝夕的劲头,为载人航天工程奉献着青春的力量。
        魏传锋  方显老成的年轻总体专家
        人物小传:1976年出生在山东。2004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机与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07年至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萨里大学空间中心进行学习交流。现为“天宫一号”总体主任设计师。
        在魏传锋至今7年的航天工作经历中,只有后3年才真正与“天宫一号”结伴。“天宫一号”发射试验队出征前,总指挥尚志曾问他:“‘天宫一号’发射你有信心吗”。“我有”。魏传锋毫不犹豫地回答。“好像你还欠点什么”。尚志的这句话,魏传锋知道老总点拨的涵义。尽管他从事航天有些年头了,但进入“天宫一号”这个团队毕竟时间不长,经验还要大量积累。
        35岁的魏传锋有一个智慧的不长发的头型,方显“成熟男士”的优点,同事们爱亲切地叫他“魏主任”。
        作访问学者到国外学习期间,让他感受特深的是中国航天的快速发展真的令世界瞩目。每当回到老家,乡亲们都特别关心载人航天的事情,这也让他深感自豪。
        “航天是国家意志”,魏传锋的理解很到位,他默默地把责任与国家意志紧紧相扣。搞系统总体设计必须要有思想,因此他善于思考问题,发现并参与解决了以往载人航天工程中一个没有被认识的问题:不但太空环境对航天员有影响,而且航天员对太空环境也有影响。这一“空白”的填补,推动了科研人员的进一步研究,保证载人环境更加安全,也为后续的载人航天任务积累了经验。
        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后,从“神一”到“神七”用了9年的时间,而现在是2年要先后进行“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的4次发射,特别是今年7月和8月共进行8次宇航发射,“天宫一号”是8次中的最后一次,又是交会对接任务的首发,魏传锋和同事们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但在如他所想所为的那样,用平和心态面对,继续更加深入研究后续任务中的难点,做出新的成绩。
        邵立民  写就“成名作”的“新兵蛋”
        人物小传:1979年出生在天津 。2008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天宫一号”总体主管设计师。
        说起加盟“天宫一号”,邵立民称自己是个“新兵蛋”,因为今年3月他被从“神舟八号”研制团队中“挖”了过来,心里还有一阵子“想不通”,其实他是舍不得“神八”的那帮人。“两总”们语重心长的开导,“天宫”老兵们的口传心受,让他茅塞顿开,很快与“天宫一号”的研制团队打成了一片。
        搞航天是邵立民打小儿的抱负,按“自定向”发展,2008年开始了航天的职业生涯。邵立民开始着手载人航天器可靠性的研究工作时,觉得困难不小,一来人手少,二来“天宫一号”上有数百台设备,可靠性设计需要采取很多措施,但他也感到“两总”系统特别看重航天器的可靠性设计。从事总体可靠性设计,要和所有的分系统打交道,越干越让邵立民觉得这项工作既磨练思想,又提升能力。
        让他感慨的是,做好一件事能得到大家的认可,16万字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研制报告就是做总体设计工作的“成名作”。和另外三位年轻人一起着手这份“天宫一号”研制报告,用了近2个月的时间,从开始动笔到完成,共500页,同时邵立民还完成了11万多字的交付对接故障预案,在北京怀柔进行封闭式的“写作”,一写就是一个月。但他心里十分清楚,能完成这项工作,是众多优秀同事协作的“结晶”。
        作为发射试验队队员到酒泉卫星发射场执行“天宫一号”发射任务,让邵立民深有体会的是,参与“创造历史”的任务毕竟是少数人,自己作为少数群体非常自豪。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圆心,他的正常业务范围是半径,但圆和圆之间可能存在缝隙,只要每个人将自己的工作范围少许扩大,就可弥补彼此之间的缝隙”。“两总”们的话语深深地印在了邵立民的心坎上,也成为完成“天宫一号”任务的标尺。
        柳宁  “泡”现场的飞行工程师
        人物小传:1980年出生在北京。2008年获得清华大学力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天宫一号”总体主管设计师。
        柳宁在2008年入职时刚好赶上神舟七号飞船发射,作为新人的他参与了“神八”初样的研制工作,当时真是啥也不懂,只能在现场作记录,看“老前辈”们怎么做。2008年11月,他加入了“天宫一号”的研制团队。
        近3年的时间,他也算得上是个“老天宫”了。柳宁先后参与了两个“天宫”的初样,一个正样的研制工作,从一个个设备到一个整体,对“天宫”可谓是“了如指掌”。
        让他深受锻炼的是,与主管设计师李兴乾一起做“天宫一号”的设备配套文件。他们把设备名字、代号、数量等逐一建立表格,硬是把“天宫一号”每一个研制节点的设备情况等一系列的“规定动作”,整得一清二楚,都写进了配套文件中,便于现场操作人员执行。
        “天宫一号”上的数百台设备,是他们一台台精心统计出来的,后来这个数据成了两总系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权威数字。柳宁清楚地记得,有一台设备最多有30多个接插件,每个接插件何时插、怎么插等都明文规定。同时,他的视野并没有停留在配套文件上,更多时间他是身不离研制现场。
        “泡”现场,柳宁还赢得了一个“意外的幸运”。两名“天宫”飞行工程师是由他和黄丛担当的。可别小看这个角色,“天宫一号”里除了装配工人可以进出外,就数飞行工程师了。发射场电测期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柳宁待在舱里,操作航天员要使用的各种设备。去年10月,航天员们来研制现场和他们交流时,柳宁亲自当陪练员,介绍“天宫一号”上的每一个环节。
        说起干航天来,柳宁流露出自信的神情。在中学时的志向就是航天,在清华上学时接触过航天员动作仿真的技术,在学校游泳馆参加了水下航天员模拟失重试验的工作。如今自己的理想实现了,他心里别提多满足了。
        张永   喜欢“庞然大物”的“杂家”
        人物小传:1980年出生在山东。2008年获得五院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学位,现为 “天宫一号”总体主管设计师。
与邵立民、柳宁、苟仲秋一起加盟载人航天队伍的张永,与他们还有些不同,因他的力学专业硕士学位和空间碎片防护专业博士学位都是在五院获得的,这种“土生土长”的经历让他更想从事比卫星个头大很多的“天宫一号”的研制,毕业时他的执著选择终于如愿以偿。
        “天宫一号”是个全新的飞行器,张永主管环境试验和整器的力学试验说到自己的岗位,他平淡的语气里只蹦出一个字——“杂”,但从忙碌中练就了“杂家”的本领。
        就他的长相和魁梧的身材,大家私下昵称他“功夫熊猫”,“但他对待工作特别较真”,同事们的这个“定义”是对他的肯定。
        如何从总体的角度审视“天宫”这个庞然大物,张永有自己的“绝招”:遇到问题先查资料、多动嘴向别人求助,然后再查资料、再求助。让张永感慨的是,分系统不管的事都要总体管。他也不断从各个分系统角度,领会和处理好系统与分系统间的匹配关系,从“杂”中感受到融融乐趣。
        作为交会对接任务联合飞控试验队队员,张永从事的是飞行事件监视岗位,为做好“天宫一号”入轨及后续工作,他的案头功课没少做。数据判读、熟悉页面、学习文件、找分系统讨论等等“规定动作”,他都认真对待。执行“天宫一号”任务期间,张永和同事们经常从上午8:30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成了他们“家”,一岁8个月的儿子不得不被提前送回了老家。
        “做总体是个过程,压力大,但通过‘杂’的事情,逐渐对对‘天宫一号’的理解和掌握更到位了。”让张永更有收获的是“搞总体,不能光盯自己的事,要互相协作个有侧重,每个人的工作放在一起就是一股合力,就会产生1+1>2的效果。”
        苟仲秋 练就真功夫的“门内汉”
        人物小传:1980年出生在河南。2008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总体设计专业博士学位,现为 “天宫一号”总体主管设计师。
        在执行“天宫一号”任务中,苟仲秋的工作岗位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虽然不能身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送“天宫”,但坚守“后方”同样让他备感神圣。
         说起“天宫恋”,苟仲秋话语里充满激情。到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时,正赶“天宫一号”初样研制,他心里一阵子激动。面对这个比别的飞行器大得多的“家伙”,苟仲秋全身心投入,边干边摸索。
         为了做好可靠性、安全性、故障对策设计主管工作,他没少动脑筋思考问题。在学校学的是理论,工作中就是在检验学以致用,让苟仲秋感到用中还有差距。
          写“天宫一号”的可靠性、安全性故障预案报告,就是千方百计地找各种薄弱环节,对每个产品模块接口都要分析到、分析透,明确状态,采取对策。刚开始做这项工作时,苟仲秋快愁死了,不知道该从哪着手做,怎么办?不耻下问是个捷径,他遇到问题就打电话向年轻的“老同志”求助。在自学、问寻的过程中,苟仲秋渐渐成为了“门内汉”,按照任务实施要求,他和其他同事一起做了几百个故障预案。
        去年秋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天宫一号”进行了合练,苟仲秋第一次到发射场,就被深深地被吸引了。“两总”们带着大家从发射塔架到总装厂房,像过“筛子”一样,一个不落地讲述其中的作用。尽管是短短两天的走马观花,但却让苟仲秋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飞行器产品复杂,零失误的要求高,确保飞行器可靠和航天员安全,只有本着如履薄冰、永无止境的态度,把工作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为了“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苟仲伙和同事们精心准备,演练不知做了多少遍,他坦诚地说:“把工作烂熟于心,就是为任务的圆满完成添砖加瓦。”
       张昊  独当一面的后起新秀
        人物小传:1981年出生在北京。2010年获得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现为 “天宫一号”总体主管设计师。
        短短一年的工作经历,对于张昊来说是锻炼不小,“天宫一号”团队的集体力量时时影响着他,更重要的是他走出校门后投身航天,直接参与极具挑战性的交会对接任务,既感到光荣又担当着责任。
        实话说,张昊所学的专业和航天有些距离,但融入这个环境后让他受益匪浅。有资历的“老员工”手把手传授专业知识,他不断获取工程经验。而且上面的“压担子”也让张昊业务能力有了提升,“天宫一号”出厂专项评审报告之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报告》就由他“操笔”。说起这段经历,张昊特别感激同事的热情帮助,报告修改了五六遍,每改一遍室主任都陪到深夜。通过初试牛刀的痛苦过程,让他对“天宫一号”整个系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一份402页报告最终“一锤定音”,通过了部级、系统级和院级三级评审。
        首次作为“天宫一号”发射试验队队员,张昊很有荣誉感,尽管每天的工作是对方案再复核,回想还有什么地方有疏漏,思考发射场的工作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临发射的前一个多月,他认真地做好发射前负6小时待发段工作项目程序的梳理和细化工作。“再多想想,对自己分工负责的事情千万别留有遗憾。这样离成功就会更进一步。”他时刻用“两总”的这番话来警示自己,为“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尽犬马之劳。
        载人航天从第一步已经走到第二步,后面还有第三步,张昊觉得在这份事业的成长期加入进来是很值得自豪。张昊经常审视自己,认为自己的“短板”是航天专业功底不足,但他有一番考虑,对总体设计中的许多环节知识要进行一下“恶补”,下决心把“老航天”们留下的经验真正学到手,用到载人航天事业中。(中国航天报社记者 宋丽芳)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