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深入报道 媒体聚焦 人物风采 视频日志 现场图片 新闻会客厅 任务路线图
写就“成名作”的新兵
2011-10-14
人物小传:

  1979年出生在天津。2008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天宫一号”总体主管设计师。

  说起加盟“天宫一号”,邵立民称自己是个“新兵蛋”,因为今年3月,他被从“神舟八号”研制团队中“挖”了过来,心里还有一阵子“想不通”,其实他是舍不得“神八”的那帮人。“两总”们语重心长的开导,“天宫”老兵们的口传心受,让他茅塞顿开,很快与“天宫一号”的研制团队打成了一片。

  搞航天是邵立民从小的抱负,按“自定向”发展,2008年开始了航天的职业生涯。邵立民开始着手载人航天器可靠性的研究工作时,觉得困难不小,一来人手少,二来“天宫一号”上有数百台设备,可靠性设计需要采取很多措施,但他也感到两总系统特别看重航天器的可靠性设计。从事总体可靠性设计,要和所有的分系统打交道,越干越让邵立民觉得这项工作既凝练思想,又提升能力。

  让他感慨的是,做好一件事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对自己是种肯定。16万字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研制报告就是做总体设计工作的“成名作”。

  和另外三位年轻人一起着手这份“天宫一号”研制报告,用了近2个月的时间,从开始动笔到完成,共500页,同时邵立民还完成了11万字的交付对接故障预案,在北京怀柔进行封闭式的“写作”,一写就是一个月。但他心里十分清楚,能完成这项工作,是众多优秀同事协作的“结晶”。

  作为发射试验队队员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天宫一号”发射任务,让邵立民深有体会的是,参与“创造历史”的任务毕竟是少数人,自己作为少数群体的一分子感到非常自豪。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圆心,他的正常业务范围是半径,但圆和圆之间可能存在缝隙,只要每个人将自己的工作范围少许扩大,就可弥补彼此之间的缝隙”。“两总”们的话语深深地印在了邵立民的心坎上,也成为完成“天宫一号”任务的标尺。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