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动态 深入报道 媒体聚焦 人物风采 视频日志 现场图片 新闻会客厅 任务路线图
倾情交会对接的那一刻
2011-09-28
  ——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改进型长二F火箭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张兴军

  提起航天这份职业,很多人都很羡慕,航天取得的成就,也令人钦佩不已。可有谁知道,在航天无尽的荣耀背后有多少人将自己的汗和泪,浇铸其上而无怨无悔,有多少人躬耕前行而不知疲惫。
  本文的主人公便是航天这支大军中的普通一员。为了一个技术难题,他会彻夜难眠,为了一个数据,他绞尽脑汁;为了工作,他一年出差250多天;为了照顾一家老小,已是单位骨干的爱人不得不辞去工作……他就是此次发射“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升空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1所研究员张兴军。

  “干哪行就得操哪一行的心”
  作为副主任设计师,当被问到最大的压力来自哪方面,他想了想答道,“对发动机的任何一个细节都要说得清楚。”他这样解释,作为技术负责人,无论对下布置工作,还是对上和总体沟通协调,发动机的各种参数,每次试验的各种数据,发动机的状态有哪些改变,为什么改变,甚至办过哪些质疑单等等,都要了如指掌。“别人问你任何问题,你得说得清道得明。特别是当你对上作技术汇报时,更得胸中有数,因为你所说的不仅代表自己,代表11所,还代表六院。”
  “说得清楚”,看似简单,其实意味着要吃透技术、吃透状态、吃透规律。
  发射“天宫一号”是长征二号F改进型火箭的首发,长征二号F改进型火箭以高“可靠性、安全性”为目标,为此,发动机设计组认真开展“三个再认识”和“三个再吃透”,针对生产、试验、交付、使用和试车中暴露的薄弱环节及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深入开展FMEA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可靠性设计,提高可靠性,同时采用优化设计、容错设计技术,提高发动机结构可靠性和使用维护性。
  从 2006年开始立项,历经5年时间,为了使发动机技术可靠性有较大跨越,设计师系统根据总体要求,认真梳理以往生产、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或质量隐患,对发动机进行了13项改进,涉及发动机几乎每一个组件。
  “要让领导放心,就得自己放心,自己放心就得掌握全面详尽的第一手信息,才能说得清楚、讲得明白。”张兴军直接参与和组织了长征二号F改进型火箭发动机研制工作,先后编写方案论证、转初样和转试样评审报告,获得了上级的好评;他静下心来,认真梳理总结长征二号F火箭发动机发射神舟系列飞船以来火箭发动机出现的问题,并分析汇总,为改进型火箭研制提供一手资料,5年来他先后完成发动机各类技术报告170多份,3000多页。他深入一线、勤于思考,先后妥善处理了石棉垫挤出、试车测量管捆绑等多项技术问题,弄清了摇摆软管滞涩、卡死的根源,并提出了控制建议。
  从最初的方案设计,到一个零件的生产,每一次试验,他事事放在心上。他说,干哪行就得操哪行的心,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次会议所要求处理和协调的事项。他清楚地记着该发动机每一次转阶段评审的日子,每一次重大试车的重要数据。
  交付产品时,他照顾发动机比照顾孩子还精心。每到最后总装阶段,他和同事会钻进狭小的发动机上,每个保险、铅封都一一清检,每一个接口都要亲自过目,哪里有掉漆、哪有划痕都要记录在案。交付后,像照顾小孩一样守护发动机,生怕发动机被磕了碰了。他说,“这是一万多名航天人几年的心血,万一有点闪失,我们可担当不起!”

  “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尽可能干好!”
  张兴军本科就读于西工大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他选择了11所二室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从一名普通的设计员干到总装组组长再到副主任设计师,踏踏实实地一路走来,他信奉的是——“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尽可能干好!”
  在总装组当设计员时,他经常深入一线,配合生产,积极发现、挖掘问题,深入分析研究问题,不断完善设计,增加产品的可靠性,解决试车和交付发动机遇到的许多难题。2004年,为了提高产品可靠性和互换性,11所开始实施发动机统一状态论证工作。统一状态是一项繁杂细致的工作,涉及到长征系列发动机的交付质量,容不得半点疏忽和失误。为了此项工作顺利进行,他组织对统一状态图样、文件的协调性和适应性进行清理,先后负责完成图样、技术条件的更改单100多份,加班加点先后修订完善指导文件和表格。随着统一状态的实施,影响发动机可靠性的一些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载人航天工程一期的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在长征系列发动机上得到应用,极大地方便了生产,适应了高密度发射要求。
  善于总结,惯于思考也是张兴军的一大特点。他利用业余时间翻阅了长征系列的几乎所有任务书、外来技术通知单和100多份技术报告,完成了《长征系列发动机演变》《长征系列发动机演变的启迪》《靶场工作指南》等的编写,对发动机技术总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工作为重,一年出差250多天
  这两年,随着型号任务的增加,出差成了家常便饭。下午还在开会,第二天便坐在总体的汇报席上,上午还在工厂处理事务,下午便得随车回沟试车。这几年,他每年出差达到100多天,特别是2010年,他出差更是达到250天以上。作为技术负责人,这一年组队赴试验场6次,每次一去就是一个月,完成3次大型试车任务。几年来,他从未休过一个五一、国庆节。
  2010年6月30日,张兴军带队正在试验场执行任务,突然从老家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这时发射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已完成了火箭加注前评审,接下来的火箭推进剂加注和射前状态确认至关重要。无法脱身的他得到消息后,只得让妻子抱着1岁多的孩子赶回老家看望老人。15日发射成功后,把试验队回程安排妥当后,他心急如焚赶回,当赶到老人病床前时,老人已完全处于昏迷状态。在老人病床前陪伴3天,当老人稍微好转,张兴军就直接从老家赶往300公里以外的试验区参加试车任务,直到连续完成两次试车任务。
  2010年12月30日,张兴军带着队伍连夜赶赴发射场,将10个月大的孩子和74岁多病的老母留给妻子。腊月二十三小年,不满一岁的孩子听说爸爸要回家,高兴地等到零时多,爸爸回家后异常兴奋,直到两点多才睡觉,短暂的团聚,大年初四,大地还沉浸在新年喜庆中,张兴军再次带队踏上西去的列车,把家和年一同留给妻子。
  当别人问他:“这样过着就不感到累吗,苦吗?”他说:“没办法,身不由己,有责任,有压力。不过,苦和累看你怎么看,你说你是为航天奉献,其实航天也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毫不夸张,我一出去说自己是干航天的,别人都特羡慕,我也挺自豪。特别是发射成功时,那种快乐也只有亲身参与的人才能体会,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就这样,事业裹携着他,他追逐着事业的脚步,不断前行。2008年他获得六院“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获得六院“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获得11所优秀职工。因工作成绩突出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李云霞)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