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无水村”的饮水变迁

     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19-07-01

我的老家在安徽省临泉县土陂乡南三里庄,这是淮河岸边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就像中国千百万个村庄一样,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那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细数生活中的点滴变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家乡饮用水的变化。

“鸟无翅不飞,人无水不活”。说起这个村庄饮水的经历,白发苍苍、年逾古稀的老人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新中国成立前,村里地势高,没有人会打井,乡亲们只好到离村子3公里外的邻村周寨村挑水喝。‘前弯背,后罗腰,喝水贵如油,庄稼难到腰’,因此邻村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到三里庄来。”

“水是生命之源,雨露滋润禾苗壮”。从上世纪50年代起,乡亲们按照“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开挖了4口大塘,终于把“无水村”的帽子摘掉了。

于是,家家户户喝的都是池塘水,村里会指定一个池塘为饮用水,平时不允许牲畜在池塘里洗澡、嬉戏。在我的儿时记忆中,每天清晨,大家都会挑着水桶到清水塘里挑水,然后倒在自己家里的大水缸中,口渴了,就用水瓢直接在水缸里舀水喝。

正所谓“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上世纪70年代,家乡一度干旱,解放军来到村里,及时给村子打了机井,解决了乡亲们的燃眉之急。

因为人、牲口和耕地都要用水,村里还购置了一种叫“马拉井”的提水设备。这个设备像家乡磨坊里的石磨,马、驴、骡子等牲口一套上,乡亲们一声吆喝,井水就源源不断地涌上来,比人工打水效率高多了。乡亲们都说:“喝水不忘挖井人,感谢亲人解放军”。

大概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有一天,我家院子里来了好多人,大家齐心协力打了一口井,井深3丈,井水充沛丰盈,喝起来特别甜。由于井水多且冬暖夏凉,所以我们洗衣、洗菜、做饭都用井水,既方便快捷,又轻松惬意。父母外出或者下地干农活,我和奶奶也不用发愁喝水问题了。水井在村子里普及后,大家省去了每天挑水喝的辛劳,喝的水也比之前干净多了,但农村遍地开花的水井,谁也不知道水质如何。乡亲们只好自我解嘲地说:“不干不净,喝了没病”。

上世纪80年代末,手压井似乎一夜间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取代了老井和池塘水。

和老水井相比,压水井的优势是压倒性的。还记得我第一次压水时,只需轻松几下,圆润、清亮的水就流落进水桶里。

用水便利了,生活也就“活”了。最先“活”的是院子的花园,春开玉兰、夏绽芍药、秋放金菊,虽称不上万紫千红,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上世纪90年代,电动吸水泵、潜水泵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彻底解决了大家的饮水问题。乡亲们只要轻轻一按电钮,电机转动地下20米深的水,轻轻松松到了厨房、卫生间、卧室。

连花园、池塘也都跟着沾了光。只要接一根塑料软管,水流便可直通花园。池塘水换得勤,碧玉般的荷叶就出落得亭亭玉立,鱼儿也游得欢。风吹荷动,鱼儿嬉戏,竟生出些许江南的风致……

如今,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生活条件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村子里在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邮路、电路后,又建设了高标准的自来水加工厂,国家为村民免费安装了自来水,大家只要把水龙头一转就能出水。

以前只有在电影、电视或者是城市家庭才有的纯净水、高端净水器、直接饮用的饮水机,早已遍地开花,成为村子里司空见惯的物品——雨水和污水分离、合理综合利用、村村污水集中处理……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家乡的水环境越来越卫生洁净,家乡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大家的环保理念越来越先进,乡亲们的幸福指数一天比一天高……

观水知变迁。从苦涩、费时、费力的井水,到浑浊、肮脏的池塘水,到洁净、高质量的自来水,再到纯净水、直饮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家乡的饮用水越来越干净,越来越便捷。可以说,饮用水的变化是我国农村发展一个巨大的缩影、一个生动的写照。

(作者:周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