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军”白手起家建工厂

     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19-07-01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不仅有实力雄厚的高端科研人才队伍,历史上还曾有过一支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家属工厂队伍为科研事业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上世纪60年代,当时二院的老副院长廖昌林了解到二院院直机关有着上百名干部和职工的家属,常年在家中围着锅台、娃娃转,想到要是把这一批力量调动起来,也是可以为科研事业作出贡献的。他的见解和倡议得到了当时院领导及院党委的赞同。

廖副院长首先找到院里相关部门的领导,交流讨论后一致同意由院务部牵头组织队伍。物资部的领导介绍说,目前市场上有一种销售看好的电子产品“钽电容器”需求量很大,物资部生产这种产品,也有闲置设备,生产材料也比较好找,成本不高,院里也有现成的技术人员,其生产工艺经过短期培训可以掌握。而且这种产品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销售工作可以由物资部门负责。听了这番介绍,廖副院长当场拍板,说干就干,边干边学。他还鼓励院直机关要带好这个头,只能干好,要干出个名堂来。

领导经过考虑,决定让我当工厂的厂长,我一再推辞不掉,只好硬着头皮上任了。

1970年11月3日工厂正式成立,定名为“二院院直机关五七家属工厂”。志愿报名人数103人,她们全部是二院机关各部门干部、职工的配偶。

工厂对这103人进行了分工,编组、划分为三大块:居住在五棵松地区的家属在原来的基础上办起了“向东”和“为民”托儿所,居住在一街坊的家属在原有的基础上办起了“毛线衣织品挑花站”,这两块共计有43人。还有60人主要的任务是建设“钽电容器”生产车间。

当时的厂房是个破旧的二层楼,没有门窗,四面透风,是处仅有十几根水泥柱子的空房子。可家属们一点也没有气馁,她们一致表示要靠自己动手建工厂。

于是她们从长辛店拉来免费的沙子,从院务部基层工程队拉回水泥、玻璃、门框。工程队的师傅们在节假日和晚上拉上灯光义务帮她们修建厂房,安装队启动吊车义务为她们吊运生产设备,各方一鼓作气完成了生产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60人中抽出10名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专门送到京东大山子四机部一个工厂的车间进行培训。她们早出晚归,在师傅们的帮助下认真听讲,学习操作。培训中途,我曾去探访车间的王主任,他说:“你们送来的10位女同志年龄虽然稍大一点,但学习的态度可认真啦!照这样学,不用一个月完全可以上机器操作。”

为加强工厂的领导和技术指导,二院物资部派来了共产党员周淑华和两名大学生徐瑞华、李家砚,他们手把手教家属,把控着钽电容器的生产技术,工厂终于在1971年下半年成功地生产出了合格产品并投入市场,实现了当初的目标。

我在工厂成立的第一天就对大家说过:“你们首先是要来吃一点苦的,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干,我们一定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

如今,时间已过去了40多年,还能想起在那个年代里,家属们劳动热情非常高,与领导、工程技术人员配合很默契。建厂之初,60人当中,一部分人参加厂房建设和外出培训学习生产技术,还有一部分人需要继续在院内干临时工,收入要上交一部分作为募集的工资发给坚持建厂而没有任何报酬的人员。但厂里规定,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妥善保管,以便在正式开工生产后有了收入时,再把这些钱退还给当初付出的人员。

工厂除了生产设备需贷款记账待还外,没有向上级要一分钱发工资。家属们当时纷纷表示:给钱要干,不给钱也要干。一颗红心两只手,没钱不向上伸手。

时间到了1972年,由娘子军组成的工厂不仅全部还清了投资设备的贷款,结清了建厂之初募集工资的欠款,还使全厂的人员拿到了应得的工资。而二院院务部财务处也有了院直机关家属工厂的公共积累,以备再生产使用。也是在这一年,钽电容器市场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二院也采用了工厂生产的产品。

当年工厂成立时,我用自己的老相机为大家照了一张集体合影,取名“群芳谱”送给每人1张,留作纪念。40年过去了,现在与当年在工厂工作过的大姐大婶见面时,总还能听到她们一句依旧热情的问候:“老郎,你好啊!”我很欣慰,当年,我和大家没有白干!

(作者:郎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