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长
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19-07-01
《狗十三》是导演曹保平继《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之后再度执导的一部长片,剧本来自他的学生焦华静的毕业作品。
影片聚焦一只被起名为爱因斯坦的小狗,从它进入家庭、从家庭走丢、爱因斯坦替代品进入家庭再到它再次出现,以一只小狗在家庭中的不幸遭遇来隐喻电影中女主人公李玩在重组家庭中的成长历程。
正如曹保平自己所言:“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女孩成长的电影,也可以理解为长大成人必经的艰难岁月。表面上看它是关于成人和孩子之间爱、爱的方法、和沟通的电影。没有恶人,有的只是各种误会、不理解,以及因此带来的冲突。但其实不是,是暴力。”
上初中的李玩处于青春叛逆期,影片着重表现李玩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看电影时,有很多人不理解李玩的小狗被爷爷带丢后,李玩表现出的极端反应。其实,在他的家庭里,被父亲带来的小狗是李玩最依靠也最能与之对话的伙伴。我认为,对于一个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女孩而言,丢狗后的反应过激是完全可以理解。
小狗在李玩心中的地位和此时此刻李玩在重组家庭中的地位一样,是被呵护,被疼爱的对象。而小狗丢失以后,与其说是表面上李玩有过激反应,倒不如说丢掉的不只是小狗,还有李玩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
之后,继母为李玩找来了一模一样的狗做替代品。这既指向了继母,又指向了李玩。继母是李玩亲生母亲的替代品,同样,由于继母与父亲所生的男孩进入家庭,李玩也成了这个家庭的替代品。
李玩家中地位的滑落更使她意识到成长中的苦痛——你无权自由表达意见,只能被动接受来自长辈权威的训斥。
父亲兴致勃勃地想带李玩去看天文展,这本应能让李玩重建信心,结果不巧被搁置了,到后来,父亲因赴饭局一而再、再而三拖延时间,错过了父女二人看天文展的机会。这更加重了李玩心中的压抑。
影片中,孩子的意见不受父母重视,仿佛只有顺从父母权威的孩子才会是个好孩子。就像影片开头的一幕,父亲督促偏理科的李玩努力学外语……似乎,只有符合父辈的评价标准才能使李玩“成为自己”,这才是“该有的成长”。
有趣的是,曹保平在这里面设置了一个出奇的反讽。李玩学英语,学到了一个单词,hy?pocrisy(伪善),这暗示着饭局上坐而论道的同事们,家庭里以假乱真的长辈们,表里不一的继母,生活在李玩身边整天耳濡目染之人全部伪善,这就是李玩的成长环境,这也是汉娜·阿伦特认为的“平庸之恶”。
后来,当小狗被带去收狗站,李玩也就再也不属于这个家。她行尸走肉般无条件地顺从这个家所有人的要求,又是一场饭局,吃狗肉,她所做的只是顺从。
当真正的爱因斯坦再次出现在李玩面前的时候,表姐要她前去相认,可她再也不会这么做了。因为爱因斯坦,如她,已经从家门中走出了,自由、善良、急于表达的李玩也能重新回来。至此,李玩的成长教育彻底完成。
影片中有个桥段,也是整部影片中最让人心凉的段落:饭局过后,李玩坐在父亲的车里,两个人不约而同落泪。小女孩本来缺乏母爱,而父爱又转瞬即逝,她将一个人孤独成长。然而,处于现行权威的父亲也曾经受了如同李玩一般的成长。
影片的最后,李玩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在溜冰场上学滑冰,一次次摔倒、一次次被训导,又一个接受这种成长教育的李玩将再次出现。
(作者:李静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