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热门诊里见到的那些人与事

     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0-03-05

从1月20日下午钟南山院士提出新冠肺炎已经证实了有人传人的可能后,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北京航天总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倍增。医院组建了支援发热门诊的医疗梯队,我有幸成为第一梯队中的一员。

当天下午门诊患者有20多个,特殊时期,我能感受到每个发热患者内心的恐惧、焦虑和无助。和我一起工作的黄湘婉医生,是一位返聘的退休医生,她不仅要耐心地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开具检查单和治疗方案,还要安抚患者,有时还要应对患者莫名的发脾气。

2月10日,诊室来一位愁眉不展的女士。她一脸无助地说自己发烧了,家里有老人小孩,要赶快化验一下,看是不是“中招”了,据家属说,患者刚发现自己发烧时就在家里大哭了一场。黄湘婉医生边开化验单边宽慰她说:“先不要着急,现在也是流感的高发季。”检查结果显示,她只是普通的细菌感染,我们给患者普及了新冠肺炎知识,嘱咐她多喝水多休息,自我隔离,患者如释重负地回家了。

2月12日上午,一位超市送货员忧心忡忡地来到发热门诊。他说自己上午在超市测体温显示发烧了,让黄医生开抽血化验和CT检查单。黄医生示意他再测一次体温,体温显示36.3摄氏度。黄医生说:“你没有发烧,而且系统里可以看到2月7日你抽血化验和肺CT的结果,没有问题。不需要过度检查。”

身高1.8米左右的小伙子绝望地蹲在地上,双手都在发抖,他说他也没办法,公司让他再次出具健康证明,否则连宿舍都不让住了。黄大夫请他与公司领导接通视频,耐心地向对方解释了这名员工的详细情况,并建议他使用水银体温计在家监测体温,小伙子感激不尽,连声道谢。

2月14日零点,有一位年轻女士被搀扶着走进了发热门诊,我立刻去帮患者挂号,并询问患者具体情况。原来她在亦庄医院就诊,因为CT机暂时不能使用,所以转到这里。高烧39.6摄氏度,同时伴随腹泻、胸闷、干咳,因为症状很典型,黄湘婉大夫赶快开好检查单,让她去做血常规和CT检查。不到20分钟,CT室打来电话:影像结果不排除新冠肺炎!

患者和一同前来的男友都非常紧张,不知所措,我赶快将患者安置在发热门诊的隔离病房,嘱咐患者先休息一下,不要害怕。黄医生紧锣密鼓地联系会诊,填写表格,并做好上报工作。凌晨1点半,黄医生为患者采集完咽拭子,送病人前往隔离病房等待检测结果。

此时,陪同的男友已经不再敢靠近她了,远远地看着黄医生带她离开,恳求我将他俩公用的充电宝和体温计用酒精消一下毒,呆呆地站在等候区,不知何去何从……

所谓医者父母心,疫临城下,每个发烧的患者都是焦虑的,都怕被“天上的馅饼”砸中。

在这样铺天盖地、全民恐慌的疫情里,人人谈“新冠”色变,唯有医务人员冲锋陷阵,貌似什么都不怕。但我们内心很清楚,不是不怕,只是必须要担起这份责任,对得起这身白衣。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这7天对我来说,好像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又感觉度日如年,因为防护服一旦穿上,就要连续六七个小时禁饮、禁食、禁厕,一整天还要不停地说话、走动。前4个小时还好坚持,5个小时之后就感觉岁月无比漫长。嗓子干得快冒烟了,饥肠辘辘的肚子也开始咕咕直叫。

当我问起即将花甲之年的黄湘婉医生是不是也有同感时,她理解地一笑,对我说:“我还好,已经习惯了,坚持一下就过去了。”只要疫情不结束,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就要周而复始地挑战生理极限,包括黄湘婉医生。心理上的“感同身受”远不能体会这种艰辛,唯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他们有多不易。(闫慧慧:天科技集团一院北京航天总医院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