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19-10-23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求新服务不爱名,惭愧国人赶超心!”这是陈芳允院士写的诗句,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真实写照。
学习中的陈芳允院士
陈芳允作为我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北斗导航卫星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早年在国内率先研究毫微秒脉冲技术,领导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代机载单脉冲雷达,为我国无线电电子学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陈芳允因病于2000年4月逝世,享年84岁。
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1916年,陈芳允出生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县,幼时读过几年私塾,1931年从黄岩中学初中毕业后,前往上海浦东中学读高中。1934年,陈芳允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在清华大学期间,他参加过“一二·九”运动。
1938年,陈芳允大学毕业后,留校在清华无线电研究所任助教,后通过物理学家王天眷介绍转到成都无线电厂工作,从事飞机定向仪和导航设备研制。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芳允抱着科技救国的决心,赴英国留学。经过4年艰苦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的陈芳允,带着先进电子工程技术的知识回到了祖国。
陈芳允回国后进入中央研究院工作,协助领导研制神经生理方面的电子仪器,并成功研制出了包括放大器和显示器等在内的仪器。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工作,1953年又调到北京物理所工作。
陈芳允是一位善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科学家,他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航天测控创新发展之路。1957年10月4日,苏联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后,陈芳允组织大家成功地接收了这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并进行准确记录和科学分析,不仅测出了该卫星过顶时的多普勒频率曲线,还推算出了它的运行轨道参数。
提出“微波统一测控系统”
1965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陈芳允作为对人造卫星进行跟踪、测量和控制的负责人,承担着地面测量控制设备的研制、台站和中心建设、轨道计算的任务。
当时,卫星测量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对于跟踪观测卫星应该采用哪种手段和方案没有任何经验,一切只能从零开始。陈芳允带领科研人员大胆实践,反复论证,不仅主持了技术方案的设计,还参加了设备研制的测量台站建设工作。经过他和团队的实地考察,我国分别在湖南新化、广西南宁、云南昆明等地建立了多普勒测控站。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后,地面测控站立即捕获目标,并进行了持续跟踪。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后不久,我国又提出了发射地球同步定点通信卫星的计划。1971年初,陈芳允经过详细的调研和计算,提出了用“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来作为通信卫星发射和定点时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而不必将它们分为独立的系统来完成各自的功能。
“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大大节约了卫星载荷的体积和重量,同时也节省了地面设备的规模和投资。类似的微波统一系统曾成功地应用于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船的测控,但陈芳允提出的系统并非阿波罗载人飞船系统的翻版,而是适用于同步和中低轨道卫星的各项功能更加合理安排,并可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的系统。他的建议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批准和支持。
后来他和其他科研人员密切合作,进一步精心设计,使这一系统更加完善,协调了卫星应答机和地面系统之间,及地面各分系统之间的关系。陈芳允因为带领团队取得了出色成绩,先后荣获国防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
“863计划”重要推动者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国防事业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尤其是导弹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卫星技术也在突飞猛进发展中,要使全程跟踪、通信、遥控、控制指令等做到非常及时,并准确无误地向地面预报,陈芳允认为,单在本国国土上完全满足运载火箭全程飞行试验的遥测要求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须建造远洋测量船。
陈芳允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向中央建议,建造测量船。随后,“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和“远望三号”快速建成,使我国成为继美、苏、法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由于测量船甲板上布满了各种用途的天线,陈芳允观察到设备、天线间的电磁干扰非常严重,他果断地提出远望号测量船应减去海上尾随的通信船,及时解决了大量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与干扰问题,为我国运载火箭从西北大漠发射到南太平洋预定海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此同时,在上世纪80年代,很多国家都将发展高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一轮科技发展潮流,陈芳允紧跟时代步伐,于1986年3月联合王大珩、杨嘉墀、王淦昌向国家提交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2天后,在邓小平的亲自批示和支持下,国务院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863计划”,为我国高技术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1986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决定拨款100亿用于实施纲要。该计划实施后,我国在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激光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向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芳允上台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手中接过证书和奖章。这是党和国家给予他的最高肯定。
时至今日,他的研究成果仍然为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延续着无限的光芒。(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