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五再起海之南  >   团队攻关

航天科技六院:新动力催生新人辈出

     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19-12-26

长征五号火箭首飞成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的氢氧发动机和液氧煤油发动机团队却在以另一种方式庆祝。这群“80后”“90后”的年轻设计员、工艺员、试车指挥员,正在开展一堂别开生面的青年科学作风研讨会。

这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品质优良的青年科研队伍,正在伴随新一代火箭新动力茁壮成长。

挑大梁的年轻人

尖端的事业需要一流的人才,更催生人才的快速成长。六院副院长李斌说,通过液氧煤油发动机、液氢液氧发动机这两款绿色环保新动力研制,他们实现了“出成果、出人才”的双丰收。

在北京11所50吨级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研制人员中,团队平均年龄仅33岁。这支技术队伍首次实现通过三维模型进行产品设计、布局、装配工作;突破了超低温、高压条件下的大直径、小弯曲半径导管的设计技术,这是该技术在我国氢氧火箭发动机上的首次应用。

位于西安的11所低温推进剂发动机总体设计室是长征五号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总体设计室,在这里,40岁已经算“老资格”。

7103厂发动机总装车间是液氧煤油发动机最终“诞生地”,车间的4位装配班长全是30岁左右。

165所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区,也就是为液氧煤油发动机发放飞天“通行证”的地方,60余人的队伍中,3位室主任全部都是“80后”,两名试车指挥员是“85后”。

续写辉煌的年轻一代

随着年轻力量走上六院新动力研制岗位,并逐渐成为研制队伍的主力,人们不禁要问:年轻一代能够续写辉煌吗?

这一代航天人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初期,没有经验、资料可以借鉴,从吃透原理、方案设计、零组件生产到进行试验,困难重重。特别是整机连试4次连败4次,研制队伍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

在很多质疑声中,老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带着年轻一代科研人员,顶着重重压力,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老一代六院人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过硬作风,在年轻一代研制人员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何昆是北京11所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主任设计师,主管发动机总体结构设计工作。

2015年,长征五号迎来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低温动力试验。何昆承受的压力与日剧增。

而在此期间,母亲病重住院了。何昆深知母亲已没有多少时间,却没有向任何人说起。任务不等人,时间不等人,作为负责人的何昆,强忍对母亲的挂牵,选择了坚守研制一线。

像何昆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航天人并不少,面对家人,他们心怀愧疚,但在任务面前,他们的选择依然是坚持、再坚持。(张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