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能碰您吗”——四院陕西航天医院科护士长孙莉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时间:2020-02-23

那些按下鲜红手印的“请战书”、那些誓言滚烫的入党志愿书,那些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担当……此刻,都融进冲上战“疫”一线的刹那间。非常时期,在航天科技集团四院陕西航天医院,留下了一份众志成城的独家记忆。

在这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快!有6名疑似患者需要隔离。”

凌晨3点,从疲惫中惊醒,内五科护士长孙莉连忙起身,召集同事张小梅以最快速度赶往医院。

此时,刚刚送来的一家四口情绪稍显激动,极不愿意配合隔离工作。这边,医生方芳陪伴左右,耐心劝说。那边,孙莉和张小梅二人迅速穿好防护服、隔离衣,铺床、打水。

“疫情本就让人紧张,现在又被隔离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心里难免会有些抵触。将心比心,我们只有尽全力让他们相信我们,感受到我们是真的为了他们好。”孙莉说。

经过大家半小时的努力,一家人最终同意分开隔离。待患者睡下,孙莉又与同事聚在一起,在纸条上快速罗列出患者可能需要的日常用品。“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温暖。”她言语道。

这里是隔离留观病区。医护人员24小时在岗,严格做好体温监测、血压测量等,患者随时来个电话、提个要求,大家都会耐心解答,做好服务。

12个视频、59条叮嘱的“刷屏”

1月29日,孙莉接到医院紧急通知,需成立备用隔离留观病区。科室全体医生支援发热门诊;护理人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上普通发热门诊,另一部分随时待命,收治隔离留观患者。

战“红区”,是临危受命、责无旁贷。

1月30日下午,首批2名疑似患者入院。关键时刻,孙莉以身作则,冲在一线,妥善安置患者。但接下来,科室人员如何排班?患者入院隔离后的日常起居怎么办?心理上如何兼顾……无数的问题与场景在她的脑子里闪现。

“如何配合做好病区的规范管理,说实在的,心理压力特别特别的大。”孙莉说。

还有一个原因,孙莉很怕提及,就是身后这群跟着她“冲锋陷阵”的孩子。她太害怕因为防护措施没有执行到位,出现不该发生的事。

这天晚上7点56分,从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防护用品消毒到医废处理方法、护目镜防起雾小技巧,孙莉根据自己全程参与的护理经验,给“ 孩子们”来了一拨结结实实的“ 刷屏”——59条叮嘱事无巨细。

张小梅之前在三级医院传染科工作过。为了让大家尽快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孙莉拉着她一起梳理病区管理规范化工作流程,还搭配上12个操作视频,清晰明了、简单易懂。

争分夺秒的背后,是承诺,也是坚守。

战“疫”期间,科室人员相互理解,“护士长,让我来”“护士长,我报名”,连怀有身孕的护士也主动请缨,希望与大家并肩作战。

面对“求抱”

同事们都非常喜欢看孙莉的朋友圈。里面,满满都是她与孩子共同学习进步的画面:夜晚10点,温暖灯光下认真整理出的错题本;陪孩子逛书店,“淘”到的那些爱读的书;为了均衡营养,坚持早起制作的爱心便当;为了充沛精力,持续“打卡”跑出的健康……

孩子打心里佩服这位有毅力又热爱生活、像榜样一样的妈妈。疫情发生后,妈妈进门的时间越来越晚,每晚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人换成了爸爸。几次孩子都想跑过去“求抱抱”,却被孙莉远远地叫停。“妈妈,我不能碰您吗?”面对孩子的困惑,孙莉克制着,“非常时期,妈妈准备开启飞行模式咯。”

保持距离,是保护,也是无声的爱。也正是家里人的支持,坚定着孙莉的信念:“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这场战役,我们终将会胜利。”(李海霖/文 赵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