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凸显出企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面对日益严峻的科研生产形势,大数据技术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方案。当前,航天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必将帮助企业提高效率、提升效益,助力“三高”发展目标。
以大数据为导向的科研生产,是大数据最直观的应用场景。建立基于产品研发生产全流程的数据管理平台,跟踪科研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变化,不仅能够避免科研生产中的重复性工作,减少浪费,还可以同时为更多的型号任务保驾护航,提高型号任务成功率。
基于数据管理平台所积累的数据资源,通过大数据和仿真模拟等技术分析预测产品研发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数据管理平台还可以支撑生产自动化的实施和部署。通过对优秀技能人员的操作进行数据记录和模式分析,可以将其技能固化为自动化生产线的标准操作方法,既可以降低“手工面对面操作”的危险性,又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
在不远的将来,数据管理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优势。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数据除了具有海量性和多样性,还具有价值性、实时性和闭环性。企业可以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应用目标建立不同的分析决策模型,帮助细化管理粒度,改进管理效能。
举例来说,谷歌通过工作中所产生的实时数据来观测员工的专业能力,然后提供相关课程或导师协助,帮助员工找到更能发挥专长的职位,从而实现人才识别和差异化培养。
而在传统的餐饮业中,麦当劳打通了全球3.6万余家店面,所有店面的经营数据每15分钟就同步到总部的数据中心。麦当劳决策层会把店面的核心指标跟一些典型市场模型进行比对,实时精准地判断某一家门店是否出了经营问题,并快速挖掘出问题的原因。
当下,企业需要考虑如何培养自身的大数据人才,以及如何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大数据发展道路,从而使大数据技术早日服务于“三高”转型和“双效”提升。(吴世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