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它是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被亲切地称为“吉星”。因为它在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中功能最多、信号最多、体型最大、寿命最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吉星”落户高轨天疆标志着我国距离北斗全球组网“大棋局”的部署完成仅有一步之遥。
最大体型巧布局
“吉星”是北斗家族中的“大个子”,它采用的卫星平台正是五院研制的东方红三B(导航)卫星平台,是我国现役规模较大的卫星平台之一。
此平台宽敞的空间足以承载“吉星”因众多功能所需的各种载荷,却也因此带来一系列难题。“吉星”团队用最短的时间、最科学的会签方式完成了接口协议文件的签署,并同步启动了构型布局设计等一系列设计,又快又好地完成了设计工作。
在整星总装与测试过程中,团队逐一攻克了总装状态多、测试项目多、技术难度大等一系列难题。由于天线多且射频信号种类繁多,“吉星”为电磁兼容(EMC)带来极大的挑战。“团队团结协作、集智攻关,高水平地解决了电磁兼容难题,使这颗星成为‘导航、通信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卫星。”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刘天雄说。
大平台还能装载更多燃料。“充足的燃料可以保证卫星‘稳坐’静止轨道位置,”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介绍,通过一系列举措,卫星的设计寿命也创我国导航卫星新高。
最多绝技护家园
为更好服务导航事业,“吉星”修炼了众多绝招: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测定、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招招惊艳。
精密单点定位功能使“吉星”可实现动态分米级、事后厘米级的定位服务,贴心服务汽车自动驾驶、船舶精准停泊等,节省大规模建设基站的费用。
星基增强功能,则通过两个频点播发符合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星基增强信号,精确护航飞机起降,为国内外民航用户提供花费更低、可用性更高的导航服务,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在通信、电力、金融、测绘交通、渔业、农业、林业等领域,“吉星”也将始终“高照”,守护国泰民安。
“吉星”不仅在导航信号上兼容北斗二号卫星,为传统用户提供一如既往的导航服务,而且在短报文通信功能上也有了新突破:通信能力提升10倍,单次可发送1000多个中文字符,足以将突发情况的情节一次性说清楚,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应用场景更为丰富。
据北斗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潘宇倩介绍,“吉星”接收信号能力也大幅增强,使用户终端的发射功率降低至十分之一,用户终端实现了小型化,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此外,本次成功发射的“吉星”,还将与2018年11月1日发射升空的北斗三号首颗“吉星”携手验证北斗系统新体制有源定位功能,拉开无线电测定功能全面升级的序章。
“吉星”的“千里眼”“顺风耳”
对北斗团队来说,远程测试本是一项成熟的工作。五院总体部远程测试系统自建成以来,已支撑20余颗卫星发射场的远程测试数据判读和专家技术支持服务,有效保障了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开展。而北斗团队因其组批生产、快速研制的迫切需求,是远程测试建成后最先“吃螃蟹的人”。轻车熟路的工作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而变得挑战重重——部分试验队员处在隔离观察中,需要定点“补位”才能满足测试工作要求。
为保证线路的畅通,北斗三号卫星试验队2月1日到达西昌的当天,五院总体部后方保障小组成员也到岗就位,和前方的试验队一起连通了内网链路、调通了视频会议,确保远程测试工作如期开展。此后,保障小组开始了在岗值守保障,监控网络状态、调度视频会,测试到几点,他们就保障到几点,让五院延伸到西昌发射场型号远程测试任务的“生命线”7×24小时始终畅通着。
因此,虽然面临着新状态和新挑战,远程判读人员还是能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开展工作。判读人员提前一天确认测试序列,测试当天根据主要动作关键遥测参数变化分析的同时,结合比对前方参试人员传回的状态信息,完成最终确认。
此外,受疫情影响,控制分系统的测试人员因隔离无法出征发射场,留守北京的控制岗替代人员利用远程测试系统,成功开展了远程测试,首次在发射场无控制岗测试人员的情况下实现了整星模飞任务。
疫情之下“炼真金”
2月1日,“吉星”试验队如期出征发射场。由于个别岗位人员春节回乡探亲,回京后需居家观察,五院迅速调配,补充了符合条件的替岗人员。当急征替岗人员的通知在相关工作群发布后,“去西昌,我可以”“我报名”瞬间刷屏,仅仅一天时间,替岗人员便完成了交接,收拾行囊,出征西昌。
抵达发射场后,试验队组织青年突击队迅速行动,梳理发放防疫用品,很快建立起防疫的第一道防线。随后,试验队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立,明确责任,迅速传达上级精神、部署防疫工作。
这支试验队的成员多为“老北斗人”,彼此熟悉而默契。因此,不论是测试、开短会,还是分餐、不聚集,队员们迅速融入了非常时期的基地生活。他们笑称,忙起来的时候,常常彼此一对视,就“确认了眼神”和了解了对方的心思。
疫情当前,为避免传染,试验队后勤订购了一批三屉保暖餐盒发放给大家。同时,厨师们在伙食上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从食材挑选到烹饪加工,每一道工序都保证安全、精益求精。
大厨谭师傅是土家族人,春节期间留下来值班,原打算大年初九回贵州老家过元宵节,由于疫情的发生,继续坚守岗位;藏族姑娘小美负责配餐,家就在对面山坡上,可封闭期间,只能“看家”,不能“到家”;落实消毒措施、执行进货验查制度、食品来源溯源……后勤保障队伍每天为每位队员测3次体温,并登记在册,班车师傅每天两次无死角地消毒。一项项严格的防控措施为发射场任务的顺利开展加了一道道保险锁。
运筹九方星位,部署天疆棋局。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北斗试验队在发射场守护着“吉星”的平安,祈愿着北斗吉“翔”,祖国吉祥,并期待不久之后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圆满成功。(文/刘岩 潘晨 周寻 吴亚光 丁振鹏 摄/南勇 肖国军 王书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