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航天技术应用,一些老航天人不禁回忆起28年前那令人难忘的一幕。1984年4月,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当时的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就通过卫星电话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领导进行了远地通话。从那时起,我国迈进卫星通信时代。而这只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为社会服务的一个代表和缩影。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崛起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产品,被形象地称为中国航天的第二次创业。从那时开始,航天科技便开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致力于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了广播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环境监测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等卫星系列,并大力发展以卫星运营服务为主的卫星应用产业;近年来,又继续推进在国土、农业、林业、环境、气象、海洋、灾害监测、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力、通信、交通等行业、区域和个人应用,扩大卫星应用规模,提升应用水平。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近年来,每当中华大地遭受自然灾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就会利用航天技术组建的“太空救援队”,助力抗震救灾。
如今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曾经远在天边的航天技术和产品已经近在眼前,融入百姓生活。
在餐桌上,大都蕴藏着航天“基因”,因为航天育种已使“太空过客”走进千家万户;工作了一天,回家舒舒服服冲个热水澡,脱胎于卫星太阳能帆板的太阳能技术已被广泛使用;假期来个自驾游,有卫星导航地图帮助指路……其实,衣食住行中早已渗透着航天元素,人人都在享受航天科技,而且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享受着航天技术带来的便利。
近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充分运用航天型号研制中形成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航天技术向重大装备国产化、节能环保设备等领域的转化应用,并积极开拓新兴领域,努力推动航天技术和产品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煤气化项目具备了年承担20套30万吨甲醇规模工业装置的生产能力;飞机碳刹车盘和光伏热场材料成为国内最大的供应商;长输管线输油泵项目多条成品油管线产品完成交付并运行良好……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已在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特种车辆及零部件、空间生物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军民融合的发展格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确定的“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产业收入要达到900亿元,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500亿元总收入的36%,将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