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自7月23日12时41分发射升空后,经过一个月的飞行,截至8月23日12时,飞行里程达8650万公里,距离地球927万公里。目前探测器飞行正常。
8月19日22时20分起,环绕器上火星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等载荷依次完成自检,确认设备状态正常。
火星环绕器上共搭载7种有效载荷。完成自检的4种载荷中,中、高分辨率相机后续将负责对火星表面成像,开展火星表面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研究;火星磁强计后续主要负责探测火星空间磁场环境;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用来分析火星矿物组成与分布。八院509所设计师介绍,由于地火转移周期长,这4个载荷处于长期断电状态,需要不时自检进行状态确认。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后,太阳翼展开,进行对日定向,随后定向天线展开,进行闭环跟踪,并开展定向天线零位修正、例行轨道参数注入、测定轨以及温度管理等工作。其间,“天问一号”将进行搭载设备自检测试和姿态机动测试,陆续开展中继天线、GNC分系统、有效载荷、着陆巡视器进入舱、火星车的自检工作。
记者获悉,“天问一号”将在9月进行第二次轨道修正,确保探测器在预定轨道准确飞行。
此前,8月2日,“天问一号”已完成第一次中途修正,并验证了3000牛轨道控制发动机在轨性能,通过20秒开机试验,积累了性能数据。该发动机将主要用于后续深空机动和火星捕获段制动减速控制。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地火转移段需要进行4~5次轨道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机动。八院803所设计师介绍,探测器微小位置速度误差会逐渐累计和放大,需要依据入轨偏差、发动机推力和方向偏差、导航偏差等,制定地火转移阶段的中途修正控制策略,以保证探测器在预定时间准确与火星交会。相比较于轨道修正的细微调整,后续择机实施的深空机动则是一个控制量较大的轨控动作。深空机动后,探测器将瞄准火星飞去。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主要包括发射段、地火转移段、火星捕获段、火星停泊段、离轨着陆段和科学探测段等6个飞行阶段。目前探测器处于地火转移段,整个转移过程飞行约6.5个月,由环绕器提供飞行控制与能源。(赵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