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院士的记忆中,1990年,我国提出一年要发射五颗卫星的计划,当时已经觉得很了不起了,为此还专门成立了负责协调工作的“五星工作组”,并由他担任组长,解决了大量的棘手问题。未曾想到,20多年过去,中国航天一年能够进行20余次发射活动,高密度发射已成为常态,在7年多的时间内,“长征”迅速将发射纪录由“100”改写成“200”,成功率也有了大幅提升。这让从事航天工作50多年的王礼恒感到非常欣慰。
当前,世界航天国家非常重视进入太空、开发利用太空的能力,都在“提升进入空间能力”方面力争有所作为。王礼恒认为,“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运载火箭的运输能力;另一方面是发射的频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参与空间活动的规模与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航天实施200次发射,表明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从建设‘航天强国’的要求来看,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的角度来看,我们仍需努力。”
采访中,“创新”与“人”是王礼恒口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对于这位导弹动力技术、航天工程管理专家而言,他在为年轻一代的航天人的卓越才干和专业精神予以赞赏的同时,更是寄予厚望。
一个国家、一项事业是否有生机、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创新潜能的发掘。被誉为“科技皇冠上的明珠”的航天事业更是如此。王礼恒鼓励大家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上再下更大的工夫,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今天,王礼恒认为,航天的可持续发展要靠自主创新。“我们目前集成创新和再创新都做得不错,但自主原始创新仍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运载技术的发展为例,他认为技术上仍有很多难关亟待突破。“运载能力要提高,新一代运载火箭还要抓紧研制,重型运载火箭加紧攻关;此外,在运载火箭的重复使用、低成本发射、快速发射、高可靠、轻质化等领域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管理创新”给王礼恒带来过很深的触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航天面临“失败不起”的境遇。当时的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组织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了严格的“72条”、“28条”、”双5条”措施。此外还针对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订了各项规定,从规章制度的层面保障了成功率的逐步提高。从某种意义来看,严苛的“管理”,让中国航天迅速扭转颓势,并且为日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宝贵的质量管理经验。当前,航天发展节奏加快,随着制造模式的演变、进步,如何“向管理要效益”成为航天人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
虽然离开领导岗位已经有十多年,但王礼恒总的感觉是,“技术在进步、时代在发展、队伍在提高”。一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人”。“如何发挥航天年轻人才团队的聪明才智,激活创新活力,是各级领导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目前航天专业人才队伍有“科研”和“技能”两条线,而科研团队又分“型号研制团队”和“研发团队”。王礼恒认为,人才队伍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优化、合理的配置,当前的航天团队很有战斗力。对于研发团队而言,要激发创新活力,鼓励大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同时对技能队伍的培养也不能忽略,“好东西设计出来了,想要制造出来,要依靠技能队伍。”
为了处理好当前型号研制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航天领域的科研团队围绕职责有明确分工。对于型号研制队伍而言,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保成功”是一切任务的重心,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大胆采用新的技术,这是可以理解的。另外一支队伍是研发队伍,王礼恒倡导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宽容失败,充分发扬团队的技术民主。现在集团公司已经采取了各种奖励的措施,在政策配套上鼓励大家充分放开手脚,敢于想象,出新点子。“我认为集团上下‘敢于想象’的氛围还可以更浓厚一些。”
采访中,王礼恒重点谈到给科研团队“减负”的话题。“我建议尽量为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志创造一个能够集中精力钻研的氛围,减少业务骨干的负担,形式化的东西少一些,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只有把年轻的科研团队的活力激活了,我们的未来才会有更大的希望。”(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