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珏 李东:跨越雄关漫道,共筑强国梦想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时间:2021-12-15
     

    大型运载火箭是大规模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基础和前提,是航天强国建设的显著标志和重要支撑。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作为我国首款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从研制之初就肩负着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的发射需求,承载着将我国高轨道运载能力从上一代火箭的5吨跃升至14吨的使命,责任重大,影响深远。

    历时10年研制攻关,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于2016年11月3日取得首飞圆满成功。但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失利,让中国航天再次面临“失败不起,没有退路”的严峻形势。任务失利后,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五团队痛定思痛、负重拼搏,圆满完成了故障分析及归零;深入开展“三再”工作,实施了227项技术改进,提升了产品固有可靠性;形成了以设计特性全集为抓手的精细化质量管控方法,有效提升了全箭产品质量量化管控程度;凝练了“技术精湛、作风精细、操作精准、分析精确、合作精诚”的长五精神,为后续任务的持续成功奠定了基础。

    自2019年12月长征五号遥三复飞取得圆满成功以来,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连续取得了重大航天发射任务的五战五捷: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遥一火箭直面运载火箭连续失利的严峻形势,夺取了殊为至贵的首飞之战圆满成功;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创造中国运载火箭的新高度、新速度、新精度;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为探月梦增添新的注脚;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成功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揭开了空间站建造的序幕。5次任务的连续成功为我国“十三五”重大航天工程任务圆满收官和“十四五”良好开局贡献了力量。

    成绩的取得,是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成果,离不开工程总体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研制全线的集智攻关和大力协同,离不开全国人民的理解和厚爱。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发射的历程,就是一段浓缩了中国航天人65年立志报国、追逐航天强国梦的奋斗历程;充分体现了“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的道理。惟其艰难、方显勇毅,跨越雄关漫道,长征五号将继续坚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严守航天报国初心,牢记航天强国使命。航天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是中国航天人心中永远高扬的旗帜。“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是航天人持之以恒的不变追求。长征五号研制队伍怀着对党忠诚、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不断发挥航天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扎扎实实干好每一件事,用高质量的成功诠释对党和祖国的无比热爱。

    严格工作标准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型号队伍在做好既定任务的同时,将全面提升长征五号火箭的可靠性以及产品质量管控水平,为国家重大任务的连续成功奠定坚实基础。队伍以“影响任务成败、影响单机功能实现”为切入点,围绕全箭产品及进入发射流程的地面产品,按照“可实测数量、可确认实测范围数量、可实证数量、可验收及复测数量、可直接旁证数量、可间接旁证数量”6类进行分类,深入开展设计特性再辨识,严格设计特性分级、分类管理。

    严判风险辨识抓防控,确保飞行任务成功。为确保型号风险辨识全面性,在火箭出厂前,型号组织全系统开展风险辨识方法及风险辨识线索的大讨论,形成出厂前风险辨识与控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法和风险辨识线索。从设计、产品质量、操作和管理4个方面继续开展风险辨识与控制,创新性提出22条风险辨识线索,开展101项风险辨识与梳理工作,迭代开展风险再辨识和管控措施再确认。

    严控总装测试质量,精密组织精细操作。在发射场总装操作质量控制方面,全面梳理了靶场操作流程、操作项目和操作环节,共梳理出110个操作流程,涉及操作项目285项、2717个操作环节,并且围绕影响成败、易错和难操作项目,从操作规范性、防误操作要点、操作风险辨识、关键测试操作等方面提出管控要点。针对关键操作项目,对操作一体化文件进行审查,重点对操作过程的责任界面、岗位人员、注意事项、控制要素是否全面、明确进行审查确认,确保发射场的各项总装操作质量。

    后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还将继续承担空间站工程、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航天发射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型号全线将继续发扬长征五号火箭“五精”精神,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风险意识,践行各项行之有效的质量管控方法,用任务的持续成功,为我国航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不负时代赋予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使命托付。

    (作者分别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指挥和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