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向新的目标奋勇前进 |
新年伊始,航天人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社会各界热议如何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隆重召开第五次工作会,谋划建设航天强国的举措和方针,提出了实现新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向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发起了冲击。
毋庸置疑,这次会议是集团公司党组在继承历次工作会制定的战略的基础上,在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成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对于推进我国的航天强国建设,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会议系统总结了集团公司过去五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动我国成为世界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行动方针、战略举措和行动计划,为集团公司从当前到2020年的改革发展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作出了具体部署。
在近57年的风风雨雨中,中国航天这艘巨舰乘风破浪,在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屡立战功。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行各业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几代航天人不负重托、顽强拼搏,推动中国航天取得了以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三大里程碑,探索出了中国特色航天科技发展道路,培养造就了一支创新有为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创新经验和工程管理经验,为中国航天的后续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特别是最近五年,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航天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航天舞台上熠熠生辉:长征火箭70次腾飞,将84颗卫星、3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嫦娥二号送入太空;高精尖的导弹武器产品扬国威、振民心;从航天技术“孵化”出的高科技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广大百姓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益处与便捷。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秉承“和平利用太空”理念,勇担富国强军神圣使命,尽心履行“共和国长子”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前沿探索,为我国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集团公司党组也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需要以改革创新的大无畏勇气来审视改革发展中的不足,譬如现有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整体经济规模还不够壮大、原始创新能力仍需加强,大师级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素质的企业家依然缺乏,中国航天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距离世界航天强国仍有较大差距。
新世纪新阶段,加快推动我国成为世界航天强国,既是我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全球化挑战的战略选择,又是加快军民融合式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加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也告诫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改革要发展,航天人必须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开拓进取,大胆探索,推动事业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责任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携起手来,在提升创新引领、产业带动、支撑发展的核心能力上“苦练内功”,对标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努力在世界航天舞台上掌握更多“话语权”,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确保中国航天巨舰前行得更稳、更快、更远。
从现在起到2020年,仍是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五次工作会提出了加快推动我国成为世界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航天强国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中。这是挑战,更是责任。全体干部职工必须将思想统一到党组对形势的判断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新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上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坚定不移地践行中国特色航天科技发展道路,履行富国强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神圣使命,为我国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和世界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