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送舟行——航天科技集团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试验队在塔架上的故事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时间:2022-05-11
     

    四周漆黑一片,涛声忽远忽近,脚下是50多米的高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已经加注完成,白色烟雾缭绕蒸腾。

    最后一样物品封装进舱,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试验队员开始撤离塔架。货运飞船试验队塔架指挥贾东永走在最后,看了一眼飞船,它将在1小时后启程,此去舟行万里、海阔天高。

    3月,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试验队从北京出发。按疫情防控要求,试验队员抵达海南后,先在发射场外隔离,待进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后,不能随意外出。在接下来的2个月,他们和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一起完成发射前最后的准备。

    进场后,试验队员的工作地点随飞船转移。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先从港口运至总装测试厂房,再扣进整流罩中,随后与火箭整流罩合体转厂,在火箭厂房吊装至火箭顶端。

    “转运是一场大秀。”有人这样评价,发射前3天,船箭组合体从厂房垂直转运至发射塔架,队员们跟在火箭后面摇旗、拍照、唱歌,一路把载着货运飞船的火箭护送至塔架。

    塔架上,针对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绝大部分工作都已完成,只剩最后一项任务——在发射前5.5小时,打开飞船舱门,放入空间站实验所需的生物制剂,并在2小时内完成封装。

    发射前夜,有试验队员拿着女儿的照片看了一宿。贾东永说:“每次货船发射前,都有人失眠。”

    塔架上的所有操作步骤都要提前准备、演练,火箭的发射窗口固定,塔架操作的后墙不能倒,成败在此一举。

    发射前5.5小时,煤油和液氧推进剂刚完成加注,箭体轻微颤抖。此时飞船试验队员登上塔架,空调管道持续送风维持飞船温度,打开操作口,一阵凉风吹得人直打寒战。

    货运飞船塔架分队由多名试验队员组成,有人负责操作,有人全程检验,还有人负责检漏。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陪同大家,提供技术支持、确认最终状态。

    蹬上工装梯子,舱门不超过1平方米,舱里一片漆黑。操作人员盘腿坐在工作台上,身上绑紧安全绳,在队友的保护下,探进去半个身子开始工作。

    操作人员先拆下货运飞船舱门上几十枚钛合金螺钉,再拆下冰箱背面的枚螺钉,把货物正面的提手朝向舱内,方便航天员进舱后打开取用。

    操作人员的工具绑在手腕上,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精准到位,决不掉落任何一个零件。队友抄起网兜,跟随操作员动作护在手下面,准备随时接住脱落物品,再下面还铺设一层临时捆绑的布,这是防止物品脱手的最后一道防线。

    “物品从50多米高的平台掉下去,就算不击穿火箭,也得砸个坑。”飞船试验队总装操作指挥周源说。

    舱门关闭,密封到位,检漏、涂胶、检测微生物,最后测试,至此天舟货运飞船全部货物封装完毕、整装待发。

    试验队有一项传统:在发射场开展“塔架下的道德讲堂”活动,集体回望历史、分享经验、坚定信心。塔架上的工作临近发射、节奏紧张、与危险相伴,周源说:“所有事都要在塔架下想明白,上塔架就如离弦之箭,没有挽回的余地。”

    5月10日凌晨,火箭如约起飞,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满载货物,带着全体航天人的期盼踏上太空之旅。(胡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