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生在《求是》杂志刊发署名文章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的署名文章《创新突破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航天力量》,介绍十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勇当开路先锋,不断实现创新突破,奋力书写新时代答卷。
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坚持以国为重,坚持强军首责,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砥砺奋进、创新发展,在重点装备、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北斗导航、高分观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强大战略支撑。
乘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东风,集团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航天报国初心,勇担航天强国使命,努力形成“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模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创新突破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航天力量
□ 吴燕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2日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中指出,“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人创造了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嫦娥五号采样返回、天问一号一次实现“绕、着、巡”为代表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奇迹,全面开启了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为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强大战略支撑。
一、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征程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十年来,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牢记嘱托,心怀梦想,一步一个脚印,矢志拼搏奉献,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取得一批领跑世界的科技成果,大幅提升了我国进入空间、探索空间、利用空间的能力水平。
十年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巨大成就。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庞大、系统组成最为复杂、技术难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航天重大工程。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2022年7月24日,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十年来,我国独立自主完成中国空间站从设计、制造到测试的全过程,太空交会对接的时间从44小时缩短到7小时,航天员驻留的时间从13天增加至半年。目前,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和天舟四号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在轨稳定运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不断探索进步,在世界航天领域树立起了崭新标杆。
十年来,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探月工程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月球探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以六战六捷的成绩完美收官,开创了世界探月史奇迹。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圆满成功,天问一号一次完成“绕、着、巡”三大任务,拓展了星际探测新边疆,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羲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取得多项探测成果,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成功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电磁监测、暗物质探测、量子通信等科学卫星,获取了一批宝贵的原始数据,使空间科学研究实现从一般性普查、验证性重复研究为主向先导性试验、原始性创新转变。
我国先后实施44次宇航发射,将59颗北斗卫星(含北斗试验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图为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
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卫星发射入轨,我国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目标任务。
十年来,我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运载火箭是一切太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大。2022年8月20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第103次发射成功,创造了新的连胜纪录,仅用2年零3个月就打破了之前15年保持的纪录。回首十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实施270余次宇航发射,长征火箭年发射次数从19次攀升至48次,每百次发射周期缩短到33个月,其安全性、可靠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应用飞行,长征十一号实现海上商业发射,我国目前在役的10余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不仅能够向高中低不同地球轨道发射卫星、飞船、空间站,还具备了发射无人深空探测器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航天产业链在设计、制造、生产、试验、管理全链条上各方面能力的整体跃升,为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航天科技集团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命根子”,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技术联合攻关等一系列措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密集突破,航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取得重要成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更为凸显。
自主创新成就北斗三号。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从太空驻留到火星探测,从运载火箭升级换代到嫦娥五号携月壤归来,自主创新已成为中国航天的成功密码。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瞄准世界一流水平,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先后攻克了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关键核心技术,北斗三号卫星部组件实现100%国产化,真正做到了自主可控。北斗三号卫星寿命大于10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服务,标志着我国北斗导航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取得决战决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跨越发展,是我国攀登科技高峰、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国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
聚力“从0到1”,自主可控水平持续提升。航天科技集团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优化创新体系的力量结构与布局,突出“从0到1”的原创导向,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亚轨道重复使用运载器飞行成功,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完成两万米高空飞行,直径3.5米/500吨级整体式固体发动机、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型发动机试车圆满成功……十年来,我们攻克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部分技术实现从跟跑、并跑发展到领跑,在相关领域处于世界前列。建成功能完善、设施完备的现代航天科技工业体系,航天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验证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型号并行研制、批量生产、高密度发射的能力大幅提升,满足了当前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国家“走出去”战略,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持续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商业发射服务等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中国航天成为我国创新成果出口的重要代表。
人才高度成就事业高度。航天科技集团始终将人才作为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建立了由35名两院院士、130名国家级专家、3000余名集团及院所级专家构成的领军人才队伍,打造了两万余名由型号两总、主任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和主管设计师构成的型号科研骨干队伍,形成了颇具规模、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雁阵”人才梯队,走出了一条自主培养高端科技人才的特色道路。大力赓续传承航天系列精神,建立了以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处国家工业遗产、5个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5个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个航天精神教育基地为主体的宣传教育平台,汇聚起建设航天强国的磅礴力量。
三、用航天科技创造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十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融入新兴领域和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充分发挥航天技术、能力、产品对经济建设的牵引带动和溢出效应,用科技的力量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
以航天科技实力和系统工程理念为冬奥会提供技术保障。2022年2月至3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中国全面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赢得了全世界的高度赞誉。航天科技集团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技术保障实施单位,承担了地面舞台、威亚、火炬、冰立方(含五环)、指挥监控、通信系统、地面显示系统、冰瀑、指挥中心、央视视频播放及VR、视频渲染机房等11个大项目。航天科技集团冬奥专项管理及技术团队用探索浩瀚宇宙的智慧和严慎细实的技术保障措施,以航天系统工程思路及理念全力以赴保证了冬奥专项工程各项目保质保量完成,让“中国式浪漫”温暖世界,展现了中国航天力量,呈现了中国航天精彩。
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卫星应用体系。加速构建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形成了以中星、亚太、天通等系列卫星为代表的通信卫星体系,以风云、资源、海洋、环境减灾、高分等系列卫星为代表的遥感卫星体系,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气象水文、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环境治理、应急救灾等领域,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和优质的服务。通信卫星累计为国内1.4亿户家庭提供直播卫星电视服务,投入运营的高通量卫星通信容量超过我国之前在轨通信卫星容量总和。导航卫星为世界用户提供高精度服务,为超过700万道路运营车辆、4万艘海洋渔船提供保障服务,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建成了0.5米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风云气象卫星提供天气预报精准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球用户增加到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建设国际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航天智慧。
培育打造“航天+”产业新业态。加强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化发展,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到国民经济各领域,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型无人运输机完成国内试点航线首飞,粉煤加压气化“航天炉”满负荷连续运行时间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国内首套氢液化工厂投入商业化运营,高性能膜材料、工业“三废”处理、石油火工品、增雨防雹火箭等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推动特种装备、先进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群和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智慧产业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
四、奋力谱写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时代航天人,要“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深化实践探索的理性认知,努力形成“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模式。
铸造国之重器。航天是我国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要加快推进新一代运载火箭更新换代,完成新一代载人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首飞,提高我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技术水平,使我国具备更为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能力。大力发展低成本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亚轨道远程空天运输系统等技术,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助力未来航天运输领域大发展。
打造国家名片。航天强国立基于先进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制造能力。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担当,打造航天原创技术策源地,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实现载人空间站长期在轨、月球极区采样返回、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构建等中国航天发展新目标,积极推进载人月球探测、小行星探测等重点工程,全面掌握多种无人深空探测手段,将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打造成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
月球着陆起飞试验场是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研制保障条件建设项目之一,主要用于满足探月着陆器在最终着陆段的悬停、避障、缓速下降段地面试验以及着陆缓冲、
着陆稳定性、上升器起飞试验等需求。图为我国建造的月球着陆试验架分系统,俗称“蓝塔”。
扩展空间应用。航天强国要有成体系发展空间基础设施的能力。要加快建设随遇接入、高速互联的卫星通信系统,全域感知、全球覆盖的卫星遥感系统,全球连接、按需服务的卫星导航授时系统,响应迅速、精准有效的空间维护与服务系统,大幅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应用与服务水平。以支撑国家战略、服务国民经济、创造美好生活为使命责任,推动“航天+信息化”产业深入发展,在卫星应用、无人系统、氢能等领域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高端产业链,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深化国际合作。对外输出航天技术和产品是体现我国大国地位和影响力、展示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标志。建设航天强国,要有在充分满足本国发展需求的同时,为其他国家提供优质航天产品和服务、持续开展国际空间交流合作的能力,推动人类航天事业共同进步。在宇航出口领域,推动一批卫星整星、零部件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实现高端宇航产品出口。在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卫星运营及服务国际市场,逐步建立空间基础设施全球服务网络,大幅提升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着力提升航天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互利共赢的发展形式,使航天活动成果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增进人类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