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下午,建银饭店15层第二会议室,科学技术界第30组的小组讨论正在进行之中。
记者用余光瞟到了旁边媒体同行的离开。“有情况!”抬头一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不知何时已“悄然离席”。
他们要去追访了!记者迅速抄上录音笔与采访本。走出会议室,只见男卫生间门口,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凤凰网等媒体的记者们手持录音笔、采访本围成了一个扇形。原来,大家准备在这儿“围堵”采访孙家栋。
“出来了!”有男记者已经开始往卫生间门口冲,数个录音笔“伸”上前去。
“孙总,请谈谈中国航天吧!”
“给我们讲讲航天未来发展吧!”
……
“会议还在进行呢!”在记者们嘈杂、混乱的提问声中,孙家栋边说边穿过记者们的围堵,回到了讨论现场。
这位当年钱学森口中“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北斗导航工程总设计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成为两会上记者们追逐的“科技明星”理所当然。但当别人跟他提起这些荣誉时,他总是笑着摆摆手说,“功劳是大家的”“我就是个老头”。
作为两会上的“科技明星”,孙家栋是每一个科技记者渴求采访的对象。但是,采访到孙家栋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科学技术界第30组组长,他每天的工作已经非常繁重,尽管如此,他还是抽出时间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采访。然而面对接踵而来的更多采访,他实在有点难以招架了。
为能采访到孙家栋,各路媒体也各出奇招。记者就见过有电视台记者在卫生间门口“堵截”采访到了孙家栋。也有媒体经过反复沟通,争取到了5分钟的宝贵采访时间。谦逊的孙家栋把能推掉的采访都给推掉了,但是对于记者们提出的合影、签名请求,他都会微笑着一一答应。
两会期间,“中国梦”、科技创新等都是孙家栋关心的话题,他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科技创新,我国航天事业50余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巨大力量。他说,当年虽然没有“航天梦”的概念,但是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希望我国航天事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集团公司作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导力量,担负着推动我国成为世界航天强国的神圣使命,全体航天人都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3月8日下午5点左右,一天的小组会议结束了。在孙家栋慢慢把眼镜收进盒中的时候,周围等待许久的记者们早已按捺不住,冲上前去准备发起又一轮的采访……
尽管有些疲惫,但孙家栋依然保持着一贯的微笑。他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认识与见解,他的厚重与淡泊,让很多媒体记者为之感动——“终于理解了为什么他能代表‘中国航天的高度’。”一位记者感慨道。(陈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