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两会聚焦 要闻速递 深度关注 提案议案 两会花絮 热议航天 两会民生 两会言论 现场图片 在线访谈
包为民:2020年,中国将成世界航天强国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6日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到2020年,在轨航天器数量超过200颗,约占全球在轨航天器总数20%。到2020年,中国年均发射数量达到30次左右,约占全球发射数量30%。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等空间基础设施的全球化应用……”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为民向中新社记者细数起中国航天未来发展计划,“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国航天的需求,到2020年,中国将从航天大国跨入世界航天强国之列。”

  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全年成功实现19次宇航高密度发射,将28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年度宇航发射次数继续居世界第二。在4月30日至5月29日,仅30天“五箭七星连捷”创下了中国航天宇航高密度发射的历史新纪录。

  包为民透露,201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实施16次宇航型号发射,计划将2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

  2022年将建成空间实验室

  据报道,今年6月,中国将发射“神十”,再次搭载3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施空间交会对接,开展首次应用性飞行试验。

  “这次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任务的收官之战,将全面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包为民称。

  据他介绍,“神十”之后,中国将继续开展空间实验室建设所需的关键技术攻关,计划发射空间实验室、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突破和掌握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式生命保障及推进剂补加等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和科学实验,为空间站建设进行技术准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覆盖全球

  据悉,2012年底,在连续三年的密集“织网”之后,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完成,正式向亚太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稳定的区域导航服务。

  包为民称,2020年前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的能力。

  他介绍说,自2011年12月27日提供运行服务以来,北斗系统又完成了4箭6星发射,扩大了覆盖范围,增强了星座稳定性,提高了系统服务精度。

  “按计划,到2020年前后,将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长征五、六、七号运载火箭将实现首飞

  《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介绍,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中的长征五号将完全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

  包为民指出,未来五年,中国还将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和运载火箭上面级,实现“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

  其中,长征五号可以完成近地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空间站和月球探测器等各类航天器的发射任务,计划于2014年底前后实现首飞,投入使用。

  据他介绍,“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是新型快速发射运载火箭,具备700千米高度太阳同步轨道不小于1吨的运载能力。“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具备近地轨道13.5吨、700千米高度太阳同步轨道5.5吨运载能力。

  此外,包为民指出,中国重型运载火箭和大推力固体助推,目前正在开展专项论证和关键技术预先研究。(卢彦蓉)
打印 关闭窗口
京ICP备05069326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网站管理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网站运维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