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 2012年度中国航天基金奖颁奖大会召开 > 要闻
培养航天人才 搭建共融平台 凝聚民族力量
发布时间:2013-04-03     文章来源 : 中国航天报
  ——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吴卓、承文、廖泽云共话基金会发展

  在中国航天基金奖颁奖大会暨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座谈会召开期间,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基金会的三位副理事长吴卓、承文和廖泽云。三位副理事长围绕中国航天基金会的职能和近些年来的发展,畅谈了各自的工作体会。

  吴卓:扮演好纽带角色 培养航天人才

  “与社会上的各种基金会相比,中国航天基金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吴卓介绍说,首先,航天基金会只专注于航天领域,以“服务航天,造福于民”为宗旨;其次,冠名赞助的合作伙伴的企业文化也要与航天精神实质相一致;最后,中国航天基金会承担着“激励航天新一代”的特殊使命。这些组织特点决定了中国航天基金会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实施航天奖励是航天基金会重要职能之一。“时至今日,‘中国航天基金奖’对于航天人来说,其荣誉意义远大于物质价值。”吴卓说,“今后我们将从人数和金额上,加大对人才的奖励力度。”

  2013年,中国航天基金奖计划奖励个人的数量由原来的210人增加到300人,奖励金额由原来的每人2万元增加到3万元;奖励先进集体15个,每个先进集体奖金由原来的10万元增加到20万元,总奖励金额达到1200万元。

  而中国航天基金会2013年对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也可见一斑:计划今后每年出资600万元,设立人才培训专项经费,主要支持三个组成单位人才培训管理部门各自统一组织的境外培训。“这些措施将对激励人才、培养人才、吸引更多人才为航天事业服务,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吴卓总结说。

  承文:搭建好共融平台 构筑航天品牌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全体航天人的共同拼搏,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航天基金会刚好可以充当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谈及基金会在航天事业中的作用,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承文如是说。他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各界对航天事业缺乏了解,航天基金会可以为企业与企业之间、航天与企业之间、航天与社会之间搭建桥梁,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中国的航天事业,实现航天与企业的共融发展。

  2012年,中国航天基金会会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大连市政府合作,举办了“2012年航天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论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次论坛是一次尝试和探索。以后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继续推进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一些事情。”承文说,今年基金会还将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合作,与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再办一个论坛。论坛将围绕军民融合发展,聚焦于如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议题。

  此外,中国航天基金会还将支持并参与中国宇航学会在京举办的第64届国际宇航联大会,为合作企业展示新技术、新产品创造条件。“这次参会将是基金会积极‘走出去’的重要一步,也是扩大航天品牌国际影响力的良好机会。”承文说。

  廖泽云:凝聚起民族力量 推广航天科普

  曾有海外华人动情地说道:“中国的火箭能飞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身为一名澳门人,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廖泽云对此感触很深。

  接受境内外社会各界的捐赠,募集基金为航天事业服务是中国航天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之一。身为澳门中华联谊会主席的廖泽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倡导、组织澳门各界向中国航天事业捐助资金。仅2012年,澳门各界便向基金会捐赠853万元。

  与此同时,十年来,中国航天基金会与澳门中华联谊会、澳门基金会已组织21批2033名大中学生和青年科学家到西昌、酒泉和北京航天城进行航天科普教育和科技交流活动。

  “在澳门,大家对航天踊跃捐款;去年澳门特区政府为基金会颁发了荣誉奖状,这些都体现了澳门各界对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支持,以及对航天基金会为澳门青少年科普教育所作贡献的认可。”廖泽云有感而发。

  2013年,基金会有关澳门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多:将继续举办三期澳门青少年航天科技交流活动,其中会包括部分台湾学生;支持澳门科学馆的建设;支持澳门科技大学完成人参种子空间搭载、培植等。“我们希望澳门与内地通过科技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加强对祖国的认同感,也为澳门新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廖泽云说。(崔恩慧 贺喜梅)
关闭 打印

 

京ICP备05069326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网站管理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网站运维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