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看见》感受柴静安静的力量
周六,天阴沉沉,零星地飘着雪花。没能参加在首都图书馆举行的柴静新书《看见》首发式,那就静静地读这本书吧。
封面是她在重庆采访时留下的一张照片,她坐在一群人中间,带着微笑注视着一个小孩,安静却充满力量。仅仅因为她是柴静,就足够让你打开这本书。一篇篇读来,让我不忍放下,时而欢笑,时而唏嘘,简单却让人动容。
在《双城的创伤》这篇中,她克服重重困难,去探寻事件的真相:一个班里五个小学生连续服毒自杀。她用平等的姿态,作为朋友与孩子们对话,打开他们的心结,抚平心灵的创伤。
看到这篇,不禁想起了最近发生的两起校园伤人事件:先来说美国校园枪击案,出事之后,美国媒体还有中国媒体都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不仅仅报道相关事件,更是对深层的社会原因以及政府的政策都进行了讨论,并迫使美国总统对美国枪支使用提出了新的限制规范。再看河南校园砍伤学生案,相关报道少之又少。当地政府不管不问,抛出一个冷冰冰的结论敷衍了事。
发生这样的事情,每个人都要思考,思考我们到底缺失了什么,该如何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而不是仅仅听到一条几十秒的新闻,记住几个冷冰冰的数字。要知道,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 在发布会上,柴静说,我们要看见而不是视而不见。说的真好!视而不见,就是对生命的漠视和对生活的无感,而下次受伤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或其他亲人。
要看见,而不是视而不见;要用心看见、用力思考、用情关注,才能共同创造幸福和谐的社会。
(作者:雷亚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