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一位盲人朋友相遇并相识。多少年过去了,她的故事每每谈起都会令我感动。前不久,我俩再度相逢,彻夜交流自不必说,那个山洼里的夜晚也让我记忆犹新。
我们住在北京远郊区的山里,四周群山环绕,一条不宽的道路长驱而至。山耸立,水可潺,依稀可见繁星点点;路有辙,风无声,随处可听乐声绵绵。路上灯光影影绰绰,我几乎看不到什么,而且我的腿脚不太好,这时她走到了我身边,搀着我在夜色里向前。
她是盲人,她走路时那样淡定和敏捷,还自信地对我说:“别怕,你是我的眼睛,我是你的腿。”话很朴素,我却分明有了安全感。我们向前走着,她突然停住脚步问我:“姐姐,前面有光?是天上的吗?那里有什么?”我愣住神,果然看到了远山深处的光。
那是从山那边喷射出的光,浓浓的像一团团雾霭,浅浅的如一簇簇浮云。我真不知道山的那边有什么?却坚定地相信山的那边一定有一个巨大的光源,因此才能把天映得如此亮。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城堡?还是灯火阑珊的广场?我猜着,并试图给她描述清楚。我望着她的双眼,思忖着。她明明是个盲人,虽然不是全盲,但平时几乎看不到什么,更无法知道色彩斑斓是什么样子,但她却能在夜色中分辨出光,真让我无法想象。
对于一个盲人来说,即使有点光感,她所能体会到的就是深浅和明暗的区别。仅凭这样的自信,许多盲人开办了按摩诊所,许多盲人从事着调音师的职业。我身边的她曾是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七枚金牌的获得者,她和他们凭着勤奋的双手和聪慧的耳朵创造着奇迹。
山那边的光线越来越亮了,渐渐升腾起来,我终于看到了那光的模样,原来是一轮圆圆的明月。都说皓月当空是一种美妙的境界,亦如此时此刻这般景象。那月亮晶莹剔透,表面分明有水的波纹,那光就是波纹摇曳出的倩影。它们跳跃在山巅中,映射在山洼里。顷刻间山的姿态不再模糊,水的影子不再混沌,那一轮明月让这座山洼里的一切都清晰起来。明月的光是温暖的,丝毫没有寒冷的感觉,又是清澈的,没有喧嚣的躁动。山洼里,静静的;山洼里,暖暖的,彼此间的慰藉,让我轻松了许多,我深深为她对光明的执着和对他人的信任感动。
山洼里的朋友,皓月下的山洼,还有令我遐思难忘的远山夜色……这一切就永远沉浸在这入冬的夜晚和我柔软的心里。
(作者:崔晓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