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与一位老爷爷聊天,其间,老奶奶不时过来给他倒热水,并精确地数出几粒药,看着他吃下,才笑着对我们说:“他一说话就激动。”转而又对老爷爷说:“你别说话那么大声。”虽然受到了“责备”,老爷爷脸上却洋溢起幸福的笑容,连皱纹看起来都像一朵花。
幸福的爱情总有相似的地方。我的外公说着一口以广东话为主,同时夹杂着印度语、上海话以及普通话的语言,一接电话便说道:“宾狗啊?(广东话意为‘谁啊’)”好几次让不了解情况的对方以为打了个越洋长途。就连我这个小外孙女,听他讲话也是一知半解。于是,通晓京、广、沪三地语言的外婆便一直充当外公的“翻译”,替他接电话,充当他与街坊邻居交流的桥梁。
外公走路很慢,腿脚也不灵活,比他小八岁的外婆便充当他的“拐杖”。两个人互相搀扶,相濡以沫。后来外公病重期间住进了医院,仍然每天从病床上翻下来,吵着要回家,回到外婆身边,住在家里的外婆也很不放心,总闹着要去看住院的外公。我心里暗笑:“老夫老妻了,还这么浪漫。”笑归笑,在这些耄耋夫妇身上,却看到虽然爱情的新鲜已经逝去,留下的却是亲情的温暖。
有科学研究表明,爱情的新鲜感最多维持18个月的长度。那18个月以后呢?18年以后又如何呢?大约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相互磨平棱角,将对方的习惯熟稔于心,爱人变为亲人,爱情化为亲情。
爱就像个小孩儿,在婚姻岁月的流逝中,在家长里短的磨合中,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或许还在夹杂的小风小浪的坎坷中,慢慢长大了。长大的爱会有结晶,二人世界变成了三口之家,浓浓的亲情与爱情绘成一幅温馨的图画;成熟的爱情懂得了接受和容忍,欣赏与赞美。
正如一本杂志上所说,一对相伴终身的伴侣通常要结三次婚:第一次是两个人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结合,第二次是接受对方的缺点,第三次则是与对方的背景结婚。与伴随第一次结婚的热烈爱情不同,后两次结婚更像是自然磨合、水到渠成的结果。两人爱的不只是对方的优点,更接受了对方的一切,热烈而浪漫的爱情,最终将到达“相视一笑,莫逆于心”的亲情终点。
(作者:吴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