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回家的火车票
发布时间:2013-05-02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经过连续3天的奋战,我终于抢到了春节回家的车票。品味着抢票的艰辛和对目的地的期待,我记忆中的一段段旅程一一浮现。

  我在铁路边长大,对火车有天生的敬畏。小时候,父母带着我和姐姐在那个山区小站爬上闷罐车从厂里回老家,下了火车继续转汽车,然后再走一段乡村路,终于来到一个安静的村子,看到了生活在这里的爷爷、奶奶。

  有一次奶奶很想念我,硬是一个人从山村走到了县城,从县城坐上了火车,直奔父母工作的三线厂。奶奶是大脚,走路还可以,但她是不识字的,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撑她一个人长途跋涉的?

  暑假,从北京回家的火车上全是李翊君的《梦蝶》,如今再听到这首歌,我已经没有了寒暑假,而车票还是一直那么难买,曾经拜托在总后工作的同乡买票,后来又结识了黄牛,没想到后来几次回家的票都是找黄牛买的。

  自从来到25所,多少次火车奔赴西部,多少次我又贪婪地望着车窗外祖国的大地,冬季的西部大地空旷而充满苍凉。让人热爱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真的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早期火车是蒸汽机车牵引,煤渣随风扬撒,那种绿皮火车窗是可以大大敞开的,我的头伸出车窗外张望,煤渣钻进了头发缝。火车经过一个叫“湘乡”的地方,我惊奇地发现,此处农村的房子都是茅草顶,没有瓦片。用黄色的土砖砌墙,而且没有一丝粉刷,屋后则是林木茂盛绿色的山坡。

  其实自己在工厂的住宿条件也好不了多少,也是潮湿的平房、公用水龙头和公厕。虽说那是贫穷的时代,但同样浸透着浓浓的亲情。姐姐很小就近视,妈妈的一个学生家长说湘乡县一个叫“谭市”的小镇上有一位老中医看眼睛很厉害,妈妈就带我们姐弟俩人去了,几十公里的路途在那交通不便的年代显得非常遥远,“谭市”车站是湘黔线上的一个三等小站,当天返回时已是黑夜相随。妈妈带我们爬上拉货的火车,3个人挤在车皮里,蒸汽机车头喷出的煤烟罩住了我们,下车后摸头发全是或细或粗的煤渣……

  回想着,王杰那首老歌《回家》不经意间浮起在耳畔“握在手中的票根/是我唯一的方向/回家的感觉就在那不远的前方/古老的歌曲在唱着童年的梦想”。

  (作者:吴海波)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