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家乡的“年早饭”
发布时间:2013-05-02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我的家乡是南方的一个小村。那里的冬季,有着绿色的滋养和流水的轻抚,柔软的白雪被冬日的阳光轻轻一吻,就化了。过年的时候,泥土里蠢蠢欲动的小草尖,已经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清晨水面上的雾气渐渐散去,池塘里的野鸭子,一会儿窜出来,一会儿扎进水里,散开一圈圈涟漪。房顶上炊烟袅袅,仿佛还带出了屋里人们为准备过年而忙碌的欢笑声。

  家乡的年饭都是早上吃,所以不是“年夜饭”,是“年早饭”。除夕的早上,在睡梦中我便听到了远远近近的鞭炮声。我满心欢喜地钻出被窝,一边穿衣服出门,一边把家里所有房间的灯全部打开,然后和家人一起去大门外,在飞舞的雪花里把自家的鞭炮点燃,捂着耳朵看着它噼里啪啦地欢腾到最后一响。离天亮还早的天空里,几颗星星眨巴着眼睛,看着一片片鞭炮的光晕,和各家在准备年饭的温暖灯光。

  需要的菜品和调料,提前一天基本都已经备好,就等下锅了。鱼是必有的,“年年有余”;青菜也必不可少,“清清静静”。女人们在厨房里有的管炖锅,有的炒菜,一道道美味的菜肴热腾腾地被陆续送上餐桌。男人们在屋里把炭火烧得通红,没有暖气的屋子里,也能上升好几度。餐桌上的酒品、酒具也都是男人来摆放。孩子们窜来窜去,一会儿到客厅,一会儿到厨房,格格地笑着。猫和狗眯着眼,懒懒地躺在火炉旁,成了亲密的伙伴。

  菜快上齐时,主座及附近的几个座位上都摆好了餐具,倒上酒,放好香烟,把筷子并列放在碗上。老人或儿子站在边上念家里去世人的名字,喊他们吃年饭,问他们过年好,是简单却深刻的缅怀。菜齐了,家人全坐过来,倒上酒或饮料,一起庆祝。吃着聊着,外面的天才露出白肚,渐渐放亮。打开大门,全家人一起迎接除夕清晨的到来。

  “年早饭”是我对家乡的年味印象最深刻、记忆最清晰的画面,有着独一无二的家乡的味道。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做什么,我们内心深处,总有一个永远牵挂的地方——家。春节将至,远在他乡的孩子们,快回家过年吧。

  (作者:蔡晓懋)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