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自办岁餐年味儿浓
发布时间:2013-05-02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过年,就是要享受年味儿。年味儿,就是几千年来,渗透进民间里的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岁月淘涤,尽管它们中的许多已经无法拾起,但总有些传统是不应因时代变化而随意抛弃的。毕竟,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啊。

  在我看来,那年味儿浓浓的自办岁餐,不仅是一吃,更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年味儿必不可少的一项主要内容。传统的春节里,特别注重和讲究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大团圆。年味儿,首先体现在全家人一起动手,亲自置办年货,一起在家里制作酒席,老少团聚,交杯换盏,碰杯声声。把家里烘托得红红火火的,就是一年中最温馨、最喜庆的除夕晚餐。

  在我70多年的记忆里,年夜饭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是亿万家庭中最重要、最丰盛的晚餐。这时,不论城市还是乡村,路上人迹寥寥,暂且静谧。真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意境。寒鸟归巢,游子返乡。家家门框上贴着火红的春联,写着喜悦,写着吉祥;户户餐桌上摆着一年最好的酒菜,酒香菜香齐飘,笑脸相对,呈现一派举国大团圆、辞旧迎新之景象。

  传统的年夜饭,其内容不像我们现在早早到酒店预订一桌酒席那样简单。它是在经过全家人一番精心准备之后,随着千家万户菜板上发出“砰砰啪啪”的剁饺子馅儿声,交织成过年最动听的除夕前奏曲。在大年三十夜里,这首“歌”达到高潮,年夜饭才隆重登场,成为过年的一场大戏。吃罢年夜饭,到庭院里放一通烟花、鞭炮,落得个烟火腾空、红屑满地,带着一身的红火和喜庆,少者给长辈拜年,一步就迈进了新春里。这些是在酒店里体会不到的。

  可见,把年夜饭唤回家,是一种传统文化享受,不可删繁就简。如果将过年仅仅视为简单的吃喝一顿,这种对年文化的误读,势必会冲淡年味儿,使传统的春节“形散神也散”,更无法体现家庭成员人人参与、亲力亲为的亲情互动和交融。

  我认为,这年味儿在传统中,更在我们的手中。它本来就是我们手中放飞祝福和愿景的鸽子,如今只是放飞得有些遥远。还是把它唤回家,让每个除夕的年夜饭,都留下美好的记忆吧。

  (作者:闫顺金)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