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人在他乡 心回故乡
发布时间:2013-05-06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人说,春运是一段幸福而艰辛的旅程。幸福,是我们的目的地;艰辛,则是我们的那一程;而那归家的幸福,让我们对其艰辛的历程甘之如饴。

  曾经在拥挤的火车上,站了整整一夜直至双腿僵硬没了知觉;曾经因没有火车票,而豁出去坐15个小时的大巴晕得不知所以;曾经在北京-大同-神木-榆林-米脂之间辗转换车,每次都碰到晚点但最终“有惊无险”;曾经不眨眼地盯着网上的火车票转让信息,最后还是从黄牛手中买了高价票;曾经在西安火车站等了整整一天,经过48个小时后方才返京……那一年的茫茫大雪封路、那一年的“禽流感”猖獗、那一年的“扎针”传言,均未挡住我回家的脚步。

  而如今,来北京已是第14个年头,掐指算算,在春节期间回家仅仅7次,还包括上大学期间的4次。

  这样想来竟是心惊胆战、冷汗淋漓。好似昨日里还圆滚滚在双亲怀里撒娇,转眼间便到而立之年,而父母挺直的腰杆已逐渐佝偻,两鬓染上了白霜。想着正月里,人们都在走亲串朋、觥筹交错,我的父母只能在电话里听我一声问好。在如此的团圆节日、在热闹的鞭炮声中,不敢去想父母相对而坐是怎样的冷清与寂寞,就像远离家乡的人们无法平静地去听那一曲荡气回肠的《鸿雁》一般。

  每每在梦里,我回到那个在黄土高原上被杨树和洋槐环绕的小院,懒懒地坐在院子中间那棵大梨树下,闻着满树的梨的香气,那条大黑狗就在身边摇尾撒欢。

  对面的山上,绿树在风中摇曳,叶子哗啦哗啦地唱着歌,在阳光下翻滚着闪闪发光。那山的沟壑中间,甘甜的山泉水淙淙流淌。在一排排窑洞顶上,炊烟袅袅升起,地里劳作的人们在回家的路上扯着嗓子唱一曲信天游,年轻的母亲站在院子里大声唤着还在疯玩的孩子们回家吃饭。

  那是我生长了18年的家,至今仍使我魂牵梦绕。那些年的春节,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乡,只为看看父母逐渐沧桑的容颜,咬一口香甜的黄馍馍和炸黄米糕,喝一碗热气腾腾的黄米酒,吃一盆劲道的臊子饸饹面。如今,已经许久不曾有这样的美味了。想得狠了,去“西贝”去吃黄馍馍,然而却远远不及妈妈做的味道。

  人说,背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是故乡。在我每年随着春运大军在老家与北京往返的时候,我想,我是这个城市的过客吧,“家”仍在我出生的地方,静静屹立在黄土高坡上,随时等着在外的游子归来。

  而如今,当我把小家安在京郊一隅生活了8年,不再去感受那样幸福而艰辛的春运历程后,我在问自己,这就是故乡吗?为什么无数次在梦里仍回到那个小院,醒时感觉还在他乡!

  转念一想,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这个世间的匆匆过客呢?我们来这里走一遭、看一圈、聚一回,时日苦短,更需珍惜,似乎就如历经千辛万苦也一定要踏上春运的旅程一样。

  (作者:杨敏)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