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黄点缀迎春笑,芽绿吐丝柳树梢。”你看,新年喜庆的气氛还未褪尽,春姑娘就迈着她那轻盈的步伐,缓缓地向我们走来。
早春三月,虽然仍有些寒峭,但却不乏阳光明媚的日子。
春之序曲已然奏响。
田野里,高柳夹堤,土膏微润,美丽的秦川平原愈发苍翠,到处都是生机勃发的景致。
又逢周末,看着窗外的景致如此多娇,心里充满了想要拥抱大自然的渴望,于是携妻挈子来到白鹿原下,徜徉灞水之滨。
走到灞水之滨,远远地就能看见气势磅礴的山原,在阳光的普照下多了一些新绿。
遥望那在寒冷中已经颤抖了一冬的垂柳,轻扬着柔软的臂弯,在微风中招摇。不甘寂寞的迎春花,也早已绽开了迷人的笑脸。
真是“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美丽的春之景致已然报春。
一望无边的白鹿原下,杨柳已经发芽,山桃也多吐蕾,和着孩子们爽朗的笑声,交融成一片春日的祥和。
河滨广场上,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青草更加碧绿,蓄势待发。虽然广场上不见轻舞的裙裾,但却能隐约感觉到那涌动的清新向上的气息,似乎正诉说着人勤春早的意境。
广场南边的田野里也一天一个模样。枯黄的色彩渐渐淡化成一片新绿,性急的野花纷纷探出头来,星星点点的,争先恐后地分享和煦的阳光。清澈冰冷的河水也已漾起微蓝的波纹,一路吟唱着动听的歌谣。
路边树下,田头地角,三三两两的人群忙碌着,他们时而指指点点、时而谈笑风生。
这些人们或许在描绘着新一年的崭新图画,仔细规划着又一个丰收的年景;又或许他们要借助建设西安东部新城的契机,给美丽的田野插上腾飞的翅膀。春日下,人们热火朝天交流的场景,蒸腾出一股兴冲冲的劲头。
一年之计在于春,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让蓝田新城这片土地焕发异彩。尽管冬寒的余威仍在喘息,但劳动人民用勤劳的美德抵抗着仍带寒意的微风。那劲头,撼动了地,冲散了云,直奔向遥远的天际。
春天终于来了。
广场上,五光十色的风筝飘飘荡荡,似乎为春日的到来欢呼雀跃。当我们来到广场时,许多家长已经带着孩子,扯着他们心爱的风筝,放飞各自的梦想。
广场边,卖风筝的小摊上,悬挂在绳子上面的风筝,有淡褐色的纸质蟹风筝,还有塑料纸裱糊的各种动物图案的风筝。它们用尽力气,竭力向孩子们展示着自己的魅力,希望孩子们能够带走他们,并将他们放之于辽远的天际。
我突然想到,发明飞机的灵感不正是来自于风筝的灵感,不正像我们发射的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天宫等航天器一样,寄托着千万人的梦想吗?
如今,风筝放飞的不只是春日的惬意和悠闲,更多了一份对今年即将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成功的期盼。
想到此处,蹲在小摊边的我终于耐不住风筝对我的诱惑。我走上前,“慷慨解囊”,买下一只风筝。
迎着风,我在广场上放飞风筝,然后随着跑动将它送向空中。天上风筝在天上飞,地上人儿在地上追,航天人对神舟的成功梦想也被带到了天际。
此刻,天上的风筝,地上的人,水边的垂柳,田里的花,一切春之景物共同构成春的图画。
我在春的图画里徜徉,我在徜徉中遐想。
(作者:冯惠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