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当年求学离家时会那样义无反顾。离家久了,记忆远了,亲情也淡了。身处异乡,有时难免孤立无助,于是特别羡慕那些可以守在家乡、守在父母身边的同事。每每此时,我就想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爱,希望将来能够把她留在身边,希望她也能像我牵挂她一样,牵挂她的父母。即使自己清楚地知道,孩大不由娘。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今年趁着探亲假,我在爱人的陪同下,带着孩子回到福建老家探亲。
当年我上大学时,由于家中没有积蓄,我是在一些亲戚朋友的资助下,才凑齐了第一笔学费。这成了妈妈这一辈子永远也还不清的人情债。所以,我工作之后每次回家几天,哪一天见什么人带什么礼,妈妈老早就帮我安排好了。刚开始,我觉得这些礼数实在繁琐。但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一次我不再感到有压力,早早便按照妈妈的要求,买好见面礼,提前寄到家里,作为回报亲朋的一点心意。为此,妈妈格外开心。
外婆八十多岁了,行动自如,耳聪目明。作为晚辈,我心里很是安慰。尽管外婆子女都在身边,但平常大家各忙各的,回到家也很少有人有时间耐心地陪外婆说话。只是常听外婆念叨,“人老了还不走是一种罪过”。在外婆的几个孩子中,妈妈最能体会她的这种心情,平时没事就陪外婆唠嗑。每次给外婆打电话,要是外婆没能第一时间接起,妈妈就总是担心她是跌倒了还是昏倒了,给同住的小舅打,给邻居打,或是放下所有的事情,直接奔往小舅家。其实,孝心往往就体现在简单的牵挂上。
外婆家,也是我出生的地方,一面靠山,一面靠海,从阳台望出去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上不远处有个岛,是个渔村,叫三都澳。因为海军驻扎在那,以军港闻名遐迩。这里也因为盛产黄花鱼,而成为著名的养殖基地“官井洋”。据说全世界四分之三的黄花鱼产自那儿。外婆家这边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为了方便养殖,许多看护者在海上用一些便捷的材料,搭成一个个简易的房间,然后用绳子在底部连接,固定在岸上。夜晚海风呼呼地吹,人躺在房间的床上,可谓“此起彼伏”。
我的哥哥每次说起海上的生活,都让人觉得妙趣横生。只是说起他曾经养鱼的失败经历,我还是捕捉到了他脸上布满的阴霾。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妈妈总是在经济上不分原则地资助哥哥。就哥哥经济不独立的问题,我跟妈妈较劲了多年,也没有理论出谁对谁错,还伤了几回感情。最终,还是妈妈的一句“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讲的是情”,让我心甘情愿地收起了自己的“理性”。
哥哥常年在外打工,收入不如我们夫妻稳定,但生活倒是自在,身体也很健康。我的爱人以知识分子自居,但常常因为工作压力得不到充分休息,身体出现过种种不适。谁更幸福?我们不禁思量,互生羡慕。两家的孩子在我们身边嬉笑打闹,姐弟俩铜铃般的笑声欢快悦耳,还有什么比天真无邪、自由自在地享受当下生活,更令人神往呢?
涨潮了,我站在海边,四周的声音渐渐淹没在逼近的涛声中。这时候,我的脑子里什么都可以不想。辽阔的大海具有一种强劲的力量,可以吸纳人心中暗藏的尘垢,让心灵得到哪怕片刻的纯净。
探亲期间,我去拜访了一位与妈妈年龄相仿的阿姨。她是妈妈多年的好友,在敬老院负责照顾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的生活起居。敬老院位于山顶,紧挨烈士陵园。那里除了清明节,平日里人很少。这位阿姨患有心脏病,从未离开院子半步,信佛,清心寡欲。阿姨常说,“与院子里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相比,再想想那些已经躺下的人,没有什么烦恼是消除不了的。”现代人多为追名逐利所累,往往到头来不过是自寻烦恼。
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总有一些解不开的情结和难以诉说的情怀,也总会有一些良师益友在人生关键时刻陪伴、支持着你。兴趣相投的朋友能够长期在一起,互相鼓励,是人生的幸运。而有些朋友往往只能陪伴你走完人生的一小段旅程,便各奔东西。儿时要好的伙伴,如今都很少联系了,许多记忆都停留在过去的那些美好时光。
行至家到中学校园的那条道路,我想起曾经有六年时光,我不知反复多少个来回,在那条道上顶着烈日冒着寒风,骑着自行车,与好友一同,上学时掐着时间争分夺秒,放学后饿着肚子马不停蹄。容貌姣好的好友常常在路上被一群男生拦截搭讪,她总是看我的脸色行事,为此我赢得了那一群男生的格外尊敬。如今想起这些,我还是忍不住得意一笑。
好友如今已定居外地,我去探望了她的妈妈,却得知这位当年被众星捧月的好友,在后来的爱情和婚姻中并不幸福。在她看来还算刻骨铭心的一段感情,婚后还是未能克服现实的重重困难,常常因为女尊男卑而引发争吵。本来通过工作调动,她可以回到我们当地工作,与早年守寡的妈妈生活在一起,但因为她丈夫的工作难以解决而搁浅。她妈妈因为女儿当初择偶的一意孤行和如今婚姻陷入危机,终日为她担忧。
这是人生的无奈,也是人生的规律。当你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时候,或许早已失去了拥有的资格。人们结婚后,家庭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许多不是问题的问题的出现,也常常在考验着我们对婚姻的态度。这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觉得自己终究年轻,扛不起它。所以当好友的妈妈向我倾诉时,我既心疼也无奈,只能静静地听着。
带着对好友的祝福,结束了七天的探亲之旅,我百感交集,不知道是回忆得太多,睹物生情,还是展望得太多,感到人生课题的沉重。我该如何照顾父母的晚年生活,如何经营家庭的幸福,如何与孩子建立起美好的关系,如何继续我的人生追求?
孩子在一旁亲昵地搂着我的脖子,尽情地撒着娇。我想,或许将来有一天,对于我给予她的满溢的爱,她也会感到负担,也会像我早年一样带着梦想飞走。飞就飞吧,毕竟从现在起,我可以享受着与她一起成长的每一个日子。
(作者:裴秀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