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乘专列和坐包机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3-05-22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记奔赴试验场与返程途中的三五趣事

  来单位已经有10多个年头了,参加过的试验也有N次,最近恰逢多个试验集中,大家异常紧张劳累,于是我回味了几个跟试验有关的故事,每一个都是一段有趣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相信很多老航天人会有共鸣。

  专列车上趣事多

  孔孟之乡山东素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思想,因此,我从小不曾离家太远,直到因为自己考上了外地的大学才算有机会出了远门、坐了火车。当时,个人的经济条件不行,单程20个小时的大学路都是绿皮车的硬座,那真是夏天“大闷罐”,冬天冻死人。

  毕业工作到单位报到入职后,恰逢飞行试验要去试验场,我兴奋之极,因为能亲眼去看看传说中的神秘之地,又听说要坐专列,我就更飘飘然了。我想,放在以前也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有专列吧。

  没料到,第一次坐专列的感觉却是十足的失望。火车也是绿皮车,有硬卧和软卧,一天中有两顿饭,其他时间的情况只有三种:睡觉、醒来、偶尔停站赶快下车“放风”。于是,最初向往的坐专列的新鲜感就随着几天几夜晃晃荡荡的车轮越“滚”越远了。

  专列的神秘和优越感肯定是没有了,但漫长的旅途中听到的各种故事和段子却让我记忆犹新。

  记得已经从室里退休的邢老太太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们最初去试验场的时候,型号相当受重视,绿皮列车由武警荷枪实弹押运,从不停靠大站,只在小站的中间停车加水和补给。

  突然有一天,在某无名小站遇上了押犯人去新疆的专列,也是武警荷枪实弹的紧张气氛,两帮人都默默隔窗互相对望,没想到对面列车的一个犯人居然开口打起了招呼:“你们去哪?”出于保密,我方回答道:“去西边。”对方:“哦,那你们是政治犯?”大惑!对方忙说:“看你们带着个眼镜,文质彬彬,没有镣铐,只能是政治犯了。”看看对方上满栅栏的窗户,再看看自己这面,只能一笑付之。

  我们这群人一向思想正直,各种政审都合格的,没想到就这么被扣上了子虚乌有的“政治犯”的帽子……

  专列的速度出了名的“慢”,虽然大家总是被告诫停站下车别跑远,牢记专列号等,但如果落下后也可以打其他的“火车的”追上老牛般的专列。老同志就经常说起一些胆子大的人,等专列靠站后都敢进城买东西,当然也有穿着裤衩背心抱着买来的西瓜,发现火车已经开走了,居然又坐着煤车追上了……

  很多时候大家把这当笑话,没想到我自己真碰上了一回。

  一次,专列靠站停了车,老同志根据经验说这站会停很久,于是,我们几个人就下车买东西。因为专列停在中间道,大家到达站台后,谁也没想到专列会突然启动了,我们匆忙跑过去,还大声呼喊,离得近的人转身翻上了载有特装车的平板车,远处买东西的那位没意识到还在挑挑拣拣。

  好在专列刚启动,速度还不太快,上了平板上的几位就像铁道游击队员一样,一点点挪到了最后一节我们的车厢,没想到车厢门被锅炉用的煤挡住了。里面的人得知此事赶紧扒煤开门救人,大伙总算是脱了险。

  而那个落在站台买东西的人因为带了手机,又听说专列很快会停靠下一站,于是,他飞奔打车花了12块钱,居然追上了专列。这个最快追上专列的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过瘾的包机旅程

  那时候条件紧张,飞机不可能满足庞大的试验队的需要,所以每次去试验场都是坐专列往返,没想到,有一次竟遇上了一件巧事,让我坐了飞机。

  那次试验圆满成功,我们得到喜讯:全体试验队员乘飞机回家。那个兴奋劲还没过,我却发现没带身份证没办法办手续。试验队赶快帮我想办法,又做了很多协调工作,最后想了个招。

  那时,试验队刚买了一台数码相机和一台彩色打印机,这两个物件都特别稀罕,正好遇到我没有身份证,这两样都派上了用场。我被拉到宿舍的白墙靠边站着照相,然后相片打印出来被送到派出所盖章,就凭着这张A4纸大的、好像通缉令似的身份证明,我终于第一次坐上了飞机。

  坐了两次飞机后,又赶上一次坐包机的幸事。终于等来了包机,大家异常兴奋,安检等程序一点没少,我们冲上了飞机左看看、右看看,好像没什么不一样。单身的小伙子们开始议论,这包机上的空姐得是什么样呢,却始终不见人影,颇有神秘感。

  忽然,广播说机舱门关闭,飞机准备起飞,这时候,从驾驶舱位置出来一位胖大姐,穿着像钳工工作服式的制服,大着嗓门喊了一句:“都系好安全带啊!”就在大家发愣的时间,飞机开始猛烈加速。

  不夸张地说,算上我做过的所有军、地乘机经历,还没有哪位飞行员的技术能比得上那天驾驶飞机的这位。刚一起飞,机身一抬头,基本上就是60度以上角度提升高度,仰着身体坐在座位上,仿佛置身游乐场的感觉,至今想来,仍觉得十分过瘾。途中没有什么机上服务,因为压根就没有空姐。

  快下降的时候,突然从窗户中看到武警医院几个字很眼熟,这不是永定路吗?这不是单位的大院吗?后来才知道,飞机是降落在西郊机场,这又是一大惊讶,这可是首长们专用的机场。

  心想,此趟包机,足矣!

  (作者:马晓东)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