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张家界的绿色恩典
发布时间:2013-06-24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网
  人与自然之间,似有种与生俱来的默契。就像我,冥冥间注定与张家界有个绿色之约。生长在闽东沿海平原的我,一扑入湘西北的大森林,心就发紧发疼,被恋人般地紧吸过去。

  五月的春阳善解人意,当我登上有“中国植物王国”美誉的八大公山,盈满眼帘的是一汪原始的中亚热带绿——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碧绿,而是酣绿、醉绿。茸茵如毯的草坪,翠盖斜偃的林木,弥望似海,泱泱欲腾。只有跌进这无边无缘的林海,在黑泥土绿草叶的芬芳中呼吸,你才会明白什么是“满眼的绿”。

  在参天古木荫蔽着的八大公山路上,尽是些从石缝里透出的凉意,不停地从脚底,诱惑着我的步伐。山上有许多诱人之处,像遍布山谷的杉木林,半山腰的飞瀑幽潭,深藏密林的水帘洞,都堪称大自然的绝世经典。在丛林深处,阳光透过树缝射向地面,路边的一块牌子写着标示:“此处空气每立方厘米含负氧离子数10万个,细菌含量为零。”据说,空气质量这般好的地方在全球仅有8处,不啻为名冠全球的“天然氧吧”。已闻惯了城市中尘粉空气的我,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心底的舒坦。这感觉就仿佛是有东西在按摩我的喉咙与气管,并小心翼翼地刷去了上面的所有尘粒,然后又轻洒上了几滴天然香水,让我使劲地呼吸着。渐渐地,这种感觉传到了心肺之中,进而又传到了大脑,传遍了全身。此时,我感觉到身上所有的细胞都在和我一起呼吸着,体内的杂垢正在迅急地向外涌动。

  八大公山这座“绿海”,以其良好的生态植被,涵养着四季雨水。拿山河、行洲河、 仙水河、 大旺水、、、、这些源自八大公山的澧水、娄水、酉水等大小溪流沿着西北向东南奔流,终年水花飞溅、流泉淙淙,在纵跨整个八大公山后于津市市小渡囗汇合,最后注入洞庭湖归于长江。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复一年地护卫着洞庭湖的水源,为长江这条中国的“母亲河”默默作着奉献。

  在山上散步,清泉像一些透明的藤蔓,不是从脚下的石缝里爬出,就是从头顶的悬崖上落下。它还像一种湘西特有的音乐语言,随时随地用水质的声音演奏出来。而这些流动着,像笛或像琴的泉水,更把生命存活所必须的补品氧,日复一日地制造出来,使这里的空气,一半是净心的音乐,一半是养心的负离子。当满山泉水从不同方向云集到一起的时候,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观,就在八大公山形体最优美的洼陷处形成了情人潭。确切地说,这潭里满盛的不是水,而是一潭音乐,一潭氧气。张家界人极具创造性,把情人潭流过的一条山谷命名为“品氧谷”。现在想起来,穿过“品氧谷”的那一刻,五脏六腑的感觉就是非同一般,身边的一切,包括穿过树冠,厚厚地筛落下来的阳光,都像一团绿水,飘浮在视野里。我不由放慢脚步,一边细细地品着氧,一边赏阅着情人潭上的摩崖大字,如“清流”、“溅雪”,任你挑出哪一个,都能作一幅画,吟一首诗。

  八大公山的山水,就这么年复一年,流淌着最原始的绿意,流动着最原始的美!在这青山密林造就的和谐之中,人们已很难再来修饰什么。无怪乎,文学家们惊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不知何日落澧源!”

  在绿意环抱的山间,看着碧绿的仙女池水,我顿时明白了俄国普里什文的感悟:湖是一座山的眼睛。对于这一池纯情之水,我不想用人的手脚去碰撞污染它,只想借用山中的一缕清风,去与它交谈。游兴盎然的我,径入林木深处,沿途中像拥抱朋友一样,抱住那些经历千年的古木,想从它们身上捕捉一些大自然演化的信息。这个有着三千种亚热带高等植物,数百种野生动物的地方,在我出生的多年以前,就位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际林业界美誉为“天然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当我站在这些植物家族中,置身于被列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南方红豆杉、连香树等树种面前,我好像看到了人类的祖先。事实上,树木亦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祖先就像树木,两者同在这片大地上,一代代和睦生活着。只是到了今天,能像八大公山还保存着如此天然完整的生态体系,着实是绝无仅有。细想,与夏威夷、迈阿密等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处于同一纬度--北纬28度上,八大公山竟保存着地球上最完整的2.59万公顷的原始森林。在这种环境中,这片保留完好的常绿阔叶林,宛若地球上一颗弥足珍贵的绿宝石,把溶溶生机留在地球的一个经典纬度上。或许,八大公山通人性,才把自己修养得如此葱绿和幽静,才向每位观赏者,把一座苍翠欲滴的湘西山水,自然大方地打开。

  在八大公山的绿色怀抱中,溪流变成了一个个用水丝串起来的大珍珠。鸟儿的鸣叫已由单调的呼唤变成远近高低的合唱。森林已由远远看去的一片翠绿变成了一棵棵参天的大树。它们包围着我,遮蔽着我,也遮蔽着头上的天空,只有阳光透过浓密的枝叶斑斑驳驳地照在林间。脚下已不是坚实的土地,而是一脚踏不到底的落叶。我停下了脚步,而森林中也似乎有许多的生灵,停在那浓密的树叶后面注视着我。我坐下来,一个人静静地凝望着被树枝分割的天空,凝视着周围的一切,用一个纯粹的精神直面着各种植物,用心灵的眼睛捕捉着自然的气息。在山谷中,我任性地让溪水和露珠浸湿,高兴了就索性跳进深潭去感觉品味大山的体温。你那清冷的水浸透了我的肌骨,顿时精神也为之清爽而冷峻,让自己对大自然无尽的情思与清冷的水体融合在一起。

  在春夏之交的正午,雨后的云锦杜鹃、四川杜鹃花盛开的无拘无束,怒放成密密匝匝的“杜鹃长廊”,映红了数百里的八大公山,与郁郁葱葱的竹木交相辉映。八大公山杜鹃与众不同,它们非灌木却为乔木,株高十米之上,蓬径一丈有余,既能相约溪流小径之旁,悄然灿烂;又可扎根悬崖绝壁之上,傲然怒放。更特别的是,这些杜鹃像极了红军的红五星,大的如碗口,小的玲巧如纽扣。或许这是与历史的暗合,象征着湘西红色年代的革命激情。那满山杜鹃绚烂到天涯之远,犹如红旗迎风铺展,不由让我吟哦起唐朝大诗人成彦雄的佳句,“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当夜幕降临到这林间的小木屋里。我觉得这是一个比寓所更加安静的夜晚,蛙儿叫得更响,虫儿叫得更轻,杜鹃叫得更美,星星更加明亮,夜空更加纯净,空气更加清新。我可以像山里的人们一样尽情地去倾听、去凝望、去呼吸、去感悟、去思考、去想象,我将拥着整个八大公山进入梦乡。而明天一大早,我就可以和守林人一起踏着露珠,迎着朝阳去巡山了。我要用一天时间像守林人一样将我那无尽的情思飘洒在这无尽的八大公山上!

  在八大公山的山谷中,我享受着回忆和思恋与生灵共处的快乐。仿佛有一些跨跃时空的绵绵丝线一会儿将我的思绪牵到八公山中,一会儿又将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牵回到我的思绪中。可能我的灵魂真的迷失在那幅诱人的图画中了。看一看照片,听一听录下的蛙叫鸟鸣,凝视一番从溪流中拾来的状如苍鹰般的石头,本想从中找回点什么,而脑海里除了青山还是绿水的原生态景象。

  凝眸葱茏八大公山,我脑海中闪现出这样一幅画面:走进幽静的林边泉畔,点起篝火,支起帐蓬,皓月当空,聆听虫鸣,对酒当歌,海阔天空地畅谈,这简直就是一种诗意无限的生活。写到这里,我忽然感到了手中的笔很沉重。因为担心莽莽八大公山的哪一些处子之美,被我埋没在一堆文字里面,又惟恐把它写得太美了,而招来一些破坏性的灾难。为此,我希望走进八大公山的人,都能学学普里什文或梭罗,做一名生活中的善待山水者。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星移斗转、年复一年,八大公山脉脉涵养着洞庭湖上游的“森林水库”。回眸之间,我仿佛看到那高高的八大公山的山巅上,有一群肤色黝黑的湘西革命后人,正为长江的源源长流栽下片片绿荫。

  (作者:林文钦)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