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上班的路上,听着交通台“用声音叫醒北京城”的广播,意识到这会儿北京城还睡着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窗外的夜色渐渐褪去,晨曦微露,还没冒出头的太阳先用霞光染红了小半边天。
朝霞之外的天空还没有大亮,混合着几片云是一种青灰,映着还亮着的路灯,远处大烟囱腾起烟柱。
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北京城慢慢苏醒。
坐在车上欣赏着这朝霞驱赶黑暗迎接日出的表演,你会发现这种黎明来临时的安静竟是那么壮美。
忍受黑暗的煎熬就是为了等待黎明的降临。黎明的曙光就像是希望,像一颗种子被埋入泥土,黑暗中汲取养料、积攒能量,只为破土那一刻。等到那一刻,它已是一株幼苗,一株可以享受阳光抚摸、雨露滋润的幼苗。虽然它很弱小,却有了长大的希望。
人就是在希望的牵引下,不断地向前行进、向上攀登。于是我想起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那句简单的台词:“hope is good”(有希望总是好的)。
片中主人公安迪面对背叛、冤屈、侮辱的接踵而至,却在无尽的黑暗中没有选择放弃,因为在他的心中一直住着“hope is good”的简单想法。正是“hope”支撑着安迪与监狱里的肮脏与罪恶斗争,支撑他用19年的时间挖出一条通往自由的地道。
影片中当安迪不顾被关禁闭的惩罚大胆播放《费加罗的婚礼》时,我想,他是想用音乐作为浇灌内心那不曾磨灭艰难生长的希望之花。
那奔放的音乐,又一次让心灵飞向无际的原野,也让人对自由有了新的希望,而希望会让蒙冤者有驱散不公的勇气,让失足者有融化冰冷的忏悔。
当安迪最后在蓝天碧海的景色里撑起船帆准备下海时,眼睛里闪烁的那种重获新生的喜悦,不就是他所坚信的“hope”所带来的吗?
现实中,我们难免被琐事缠身,难免随波逐流,难免力不从心,于是常常悲从心生,找不到心灵的出口。
这时我们应学会心存希望,就像黎明相信它会战胜黑暗,安迪相信他会重获自由!
(作者:杨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