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之际
在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比干的壮烈事迹流传了三千一百多年,曾经对我国历代涌现的杰出爱国主义者,都或多或少地起到过思想层面上的榜样和教育作用。比干精神因此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比干精神经后世历朝历代衍义发展,进而升华形成了具有普世价值的比干文化。
笔者认为,比干文化的精髓,就是“爱国爱民、敢说真话,为追求真善美而舍命取义”。同时,笔者遵从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认同比干精神和文化是中华民族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范畴意义上传统的精神标杆、主流文化;比干精神和后人不断推陈出新的比干文化精髓,可谓中华浩瀚文化思想星空上一颗亮丽的北斗星。
那么,三千多年后才出现的中国航天文化的精髓内涵又是什么呢?
笔者的体会是:在保障公民个人利益、个性最大化追求的法治社会里,在现代商业化价值体系为主流价值观的当今社会中,中国航天员和从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事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身上彰显的一丝不苟、老老实实的科学研究精神,高标准、严要求的技术品质和职业操守,大协作、大整合、大调配、大集成的团队意识,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尊重科学、指挥精当、同心同德的高素质科技团队风范。如此看来,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职业思想境界与比干文化精神内涵有着极大的相似共融之处。
而对于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状态,有一种幽默的说法,即“一年到头白加黑”,“几乎天天夜总会”,“笑傲太空终不悔”。
当前,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航天人要面对高密度、高负荷的工作任务,私人时间和工作时间的界限常常模糊,加班加点已成为常态,此为“一年到头白加黑”。
据我了解,我们的航天员常在白天训练结束后,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开会,相互间分析判研白天训练过程中每一个技术动作细节,以避免之后再出现万分之一可能性的技术动作疏漏,此为“几乎天天夜总会”。不仅如此,航天员的家距离训练中心不到两公里。然而在准备执行任务期间,航天员要提前几个月做封闭式训练,不能与家人团聚。
据科学家推算,载人航天工程的事故发生率高达2%~4%,美国航天史上曾有过三起巨大灾难。虽然明知如此,但我们的航天员却具备常人既难以想象更无法达到的优良心理素质和思想境界高度。他们有为了全人类太空探索事业随时做出牺牲自我的神圣使命感和笑傲太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此为“笑傲太空终不悔”。
航天员的豪情壮志直冲凌云霄汉,他们双肩挑起日月,让飞天传说穿越时空;他们天路迢迢挥洒激情汗水,于茫茫苍宇间写下人生无悔。而中国女航天员刘洋和王亚平,更被誉为“跨越天地的彩虹、浴火重生的凤凰;星空中亮丽的织女星、绽放在太空的玫瑰”,实在是实至名归。
比干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森林宝库中的参天大树;载人航天文化则是当代科学精神、现代观念与宇宙意识、全球视野的太空征程英雄史诗。
我们应充分挖掘两者之间同样具备的“壮烈无比、壮美如虹、惊天动地、英名永昭天地间”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美学内涵,既可警示当代,更可传承后人。
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千秋忠烈比干的后裔和比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是比干文化在当代科技潮流、商业社会的大海中获得更广泛认知、认同和发扬光大的有效途径,更是比干文化研究与传播活动的正确方向与阳光大道。
(作者韦文斌,广西比干文化促进会首任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