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小镜头记录大世界
发布时间:2013-07-18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当如今大多数年轻人高喊着“背包出门看世界”,却仍然宅在家里打游戏、上网时,年过半百的牟金泉已经背着相机走过了许多地方,并用他的小镜头记录着大世界的种种美好。

  牟金泉平日的工作很忙,论证、攻关、评审……和很多航天人一样,这些几乎占据了他工作和人生的所有时间。“起初接触摄影也只是为了让自己在工作之余出去走走,锻炼身体,开拓视野。”他解释说,“但后来真正爱上摄影还是源于前年去内蒙古大草原的经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草原,简直太美了。”

  那时正值草原的旺季,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大片。“抬头见蓝天,低头见绿草”的美景让第一次见到草原的牟金泉感觉连呼吸都是惬意的。“当时就想将这样的美景定格,可是怎么拍似乎都不如眼睛看到的美。”回忆起当初,拿着刚买的单反相机只会一通按快门的场景时,牟金泉还有一些“郁闷”。

  于是,他从头开始学起相机的每一个功能键、每一个参数值、每一种模式等等。他喜欢为自己拍的照片附上一段简小的文字,内容涉及当时拍照的心情、所拍地点的人文、历史等等,并通过微信与朋友分享,“只有这样才能让照片活起来、动起来,更加富有底蕴”,牟金泉为此还看了很多书也收获了很多。

  牟金泉一直强调自己不是“摄影玩家”,在航天系统,比他专业的摄影人士大有人在,而他只是单纯地想要记录美好而已。

  在他看来,摄影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发现,二是寻找,三是挖掘,而他正处于第二个阶段。因此,每到周末,他便会携家人走到户外寻找美丽。

  为了拍照到火烧云的美景,牟金泉先后爬了古北口长城3次。前两次都赶上雾霾天气,结果不理想,但他仍然不死心,还要去。今年端午节期间,他约了一群朋友再次登上了古北口长城,可是等了很久也没有火烧云的迹象。同伴们都感到身心疲惫,先后下了山,他却仍然坚守着。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拍到了并不常见的火烧云的盛况。山下的同伴在懊恼之余也佩服牟金泉的执着与毅力。“想要记录下最精彩的一瞬就要有所付出,这和做人、做事是一样的。”牟金泉这样理解摄影。

  他还喜欢与人交流摄影,打开他的QQ,竟然有10多个摄影爱好者群,他几乎每天都会与“大师”们交流下。“以前我只想着要拍出精品,现在看别人在同样的场景下会如何拍,感受他们当时的心境,我会发现每个人的眼光都有所不同。现在我只要捕捉到那份精彩一瞬就足够了,我是在单纯地享受拍摄的过程。”

  2012年高温假,牟金泉又一次驱车前往乌兰布统大草原,他开着车一路北上,到达克什克腾旗的达里诺尔湖时,已经是下午4点了。

  当无边无际的湖面呈现在眼前时,牟金泉一天的舟车劳顿烟消云散,当下决定在湖边等待日落。当地的白天长,日落来得相对要晚一些,于是,牟金泉坐在湖边等了近4个小时才拍到了心中最美的日落。机缘巧合中,他还捕捉到一只鸟正好飞过太阳的瞬间,提起这张照片,牟金泉至今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很多人都问过他:4个小时的等待就为了一张照片,值吗?他想也没想便说:“等待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光与影带来的新感受,就会更加期盼着最精彩的一瞬。结果可能不理想,但等待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3年的摄影生涯让他觉得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显得不再那么“难捱”了,因为他相信,在翻山越岭的背后总会有一片人间仙境等待着他去定格,纵然没有,那种过程也是一种自我修炼。

  (作者:舞姿)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