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著名”演员的“落跑”演出
发布时间:2013-08-02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曾经以为那些难以忘却的记忆,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然而,记忆就像一粒种子会在心底生根发芽,尽管有些记忆只是“笑谈”,但却永远难以忘怀。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解放军总政治部要举办一届全军文艺会演。为了在会演中取得好成绩,我所在的文工团编排了一个双人舞《跑驴》,而我也很荣幸地被导演选中参加演出并因此出了名。这是一个民间剧情舞蹈,剧情是:甘肃陇西地区一农村小媳妇怀抱刚满周岁的儿子,独自骑着小毛驴回娘家,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潭,危急时刻,正在河边洗衣服的解放军小战士听到呼救声,跳进水潭去救人。

  舞蹈剧编创期间,道具师们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头活灵活现的道具小毛驴。在演出中,女演员将道具毛驴前后两截分别固定在身上,用大摆裙罩着毛驴腿部,再加上她婀娜多姿的舞步,显得格外活灵活现,一出场便赢得头彩,掌声雷动。接下来连续演出20多场,深得官兵们的喜爱。

  然而,世事难料。在参加全军文艺汇演前的一场汇报演出中,我却演砸了。

  也许演出场次太多致使道具磨损严重。在舞蹈剧临近结尾部分,小战士将这头落水的毛驴往岸边推时,固定在女演员身后的毛驴尾部绳索开始松动。当演出进行到高潮部分时,我完全沉浸在剧情中,一心要把这头“犟驴”从泥潭中拉上岸,以致于丝毫没有察觉到女演员的几次轻声提醒。

  万般无奈的女演员左手抱着孩子,右手紧抓毛驴后半部,舞步大乱。正当我纳闷女演员为何方寸大乱时,“犟驴”的后半部分已被我拉掉,完全脱落。此时,女演员拖着只有前半身的半截毛驴边哭边冲下舞台,而我这个“楞头大兵”抱着毛驴的屁股,站在舞台中央一脸茫然,不知所措。上千名观众哄堂大笑。

  大幕关闭,短暂的静场后,战士们那一浪高过一浪雷鸣般的掌声,是安慰?是鼓励?还是喝倒彩?我至今也没能想明白。

  还没弄明白“犟驴”为何散了架,大型舞蹈《西路军之歌》又将登场,慌乱中换好演出服的我迅速奔向舞台。连续5个空手翻后,一个大跳接一个劈叉,只听“嚓”的一声,裤裆几乎从前裆撕到后裆。

  怎么办?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千万不能再出笑话。于是在接下来一群红军战士过场舞的“掩护”下,我狼狈地“逃”下舞台。于是,我就成为了一名“著名演员”。

  有遗憾、有后悔,也有委屈。如果上场前检查一下道具固定是否到位,就不会出现问题;如果道具刚出现松动立即改变舞蹈动作的力度,就不会错上加错;如果当时应变能力再强一些,就不会出现无法收场的结局;如果平静一下心情换服装时不那么慌张,也就不会出现裤裆被撕破的尴尬;如果……

  这些“小磨难”对我自身也是一种历练。正是由于经历过类似的“小磨难”、“小挫折”,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才得以形成做事认真仔细、遇事沉着冷静的作风。几十年来,以至于每每在被别人做事认真负责精神感动的同时,自己的认真仔细也常常感动着自己。

  每一次人生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些经历会在人的潜意识里生根,左右我们的世界观,有些经历会在笑谈中,潜移默化地启迪着我们的成长。

  然而,不论怎样,我却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一生中最难忘的岁月,是在军营生涯里锤炼的岁月;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是与记忆对话的日子。

  (作者:杨军)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