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海岛上的小战士
发布时间:2013-08-06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1961年,我大学毕业,随后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此穿上了军装,也开始了我与航天的不解之缘。

  一次出海做实验,目的地是远离大陆的一个海岛。赴岛那天,气象条件很差,交通运输船无法出海,基地临时派了一艘扫雷艇送我们。艇长安排我们就地坐在甲板纵向中轴线上,并要我们死死抱住艇上固定物,谁知当艇驶离码头后风浪越来越大,艇身左右晃动,若不抓紧固定物,就会滚入大海。除了身体摇晃,每个人的胃里也同样翻江倒海,东西吐光了就吐苦水。好不容易到了海岛,却因为涌大而靠不了岸,岛上的战士们只好用绳索,艰难地把我们一个一个拉上岸。

  海岛上的小战士们常日驻岛,平日除了战友见不到其他人,于是,他们把我们当成了贵客,热情地引进宿舍。宿舍里摆好了四张整齐干净的床铺,可是我们是三男一女。原来岛上从未来过女客人,基地通知也没有说明性别,闹了这场误会。领导赶忙把图书室清理了一番,还临时搞了个厕所,成了带卫生间的宾馆,这么高级别的待遇一般人都没有享受过。

  离开了陆地,才能深深体会祖国的亲切和海疆的美丽。每天清晨我们从宿舍走上最高处做试验,东边海面上放出耀眼光芒,继而渐渐露出一线红红的脸,然后慢慢上升,最后猛得一跳,蹦出了完整的太阳。

  站在岛上极目四望,我们背靠军港,因而有各种舰艇进出港湾,有时还能远远看到海上有一支细长的杆状物在移动,其实那是潜望镜,而潜艇就在水下。岛上是一群年轻的国门卫士,他们坚守岗位,用各种观测仪器监视着海面,随时将数据回传。

  岛上没有淡水、没有蔬菜,海风和烈日使他们面部黝黑,还得忍受着蚊蝇的叮咬。高达98%的相对湿度,使小战士们个个患上了关节病。由于海上风浪多变,有时十天半个月来不了运输船,大家只能吃海水煮饭就咸菜,一个陕西籍的小战士还自己发明了用醋泡着辣椒面来改善伙食。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他们也能自找乐趣。每当黄昏,指导员领着小伙子们坐在坡地上吹拉弹唱。琴声、歌声悠悠扬扬飘过大海,飘向陆地、飘向家乡。

  岛上开辟了一小块平地做足球场,只有一个球门,岛上的战士因久居海岛,已不会走平地的路了,经常踢踢球可以活动下腿脚,只不过不能放开来踢,否则球就会掉进大海。

  当时,战士们与大陆亲人只能靠信件寄托怀念和期盼。记得有一个只有16岁的东北籍小战士,因为想家,一有空就站在码头上遥望,等待交通运输船。看着可爱年轻的小战士,我心凄然。

  在岛上待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试验做完了,离开的时候,战士们已把我们看作了亲人,双方都依依不舍地告别。战士们最后站在码头上列队目送我们的船只逐渐远离了海港,想起海风中他们的身影,我的心情很复杂。

  如今,我已届暮年,一桩桩、一件件往事都浮现在眼前,尤其是那海风中一列列坚毅、执著的身影,想起他们,一腔热血、一阵感触又涌上心头。

  (作者:郭月炘)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