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我家有个“小印参”
发布时间:2013-08-06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每年八一建军节,单位工会都会为退转军人职工和军人家属送上节日的问候,而今年收到的这份慰问是我在单位第二次收到八一建军节的礼物了。第一年收获的是惊喜,现在则更多的是温暖和感怀。

  我的爱人是一名部队参谋,姓“印”。平日生活中,我喜欢在他公务化的称呼“印参”前面再加上个“小”字,这样叫起来少一点严肃,多一点活泼。

  晚上回到家,和小印参一起分享礼品中的干果,我略带调侃地跟他说:“感谢你让我成为了一名军嫂,才能有幸每年都收到单位的八一礼物。”没想到小印参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航天人为国防事业作了很多贡献,让军人在保家卫国时如虎添翼,应该感谢你们才是。我作为一名航天家属也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这么说了。记得去年八一建军节的时候,我第一次兴奋地把附有慰问信的礼品带回家时,小印参看过之后对我说,这一张小小的纸片却承载着万千情意,虽然没有深入接触过航天单位,却真切感受到了航天单位对部队的一贯支持,心生敬意。

  当时我还笑他“酸”,他却再次强调说,礼轻情意重,航天单位拥军拥属的心意令人感动。我于是收起兴奋,心怀敬意地重新阅读了那封粉红色的慰问信。

  的确,温暖的文字承载着祝福与感谢,本单位工作的军人军属职工家庭为航天单位与部队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传递了军民一家、相互支持、互促共进的美好愿望。

  虽然小印参不在作训部队,可是在他身上我还是感受到了军人诚实守信、坚毅勇敢、令行禁止的优秀品质。

  作为一名参谋,他在工作中冷静、理性,对事情的领悟、把控能力很强,由此也成为了我日常学习的榜样。军人的身份和使命,让小印参对待工作异常的上心,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即使已经下班回家,但只要接到电话或短信,他会毫不犹豫地迅速赶回办公室。这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刚开始我非常不理解,觉得日常生活经常被无端打断。无论是在吃饭、看电影时,或者是好不容易约好的朋友聚会等,一遇到“情况”,通通都得靠边站,总之,军令如山,其余的事都要放下。我心里少不得埋怨,但是每每看到他加班到深夜疲惫归来的时候,我的心又软了,慢慢也感悟了人称“伟大”的军嫂角色。

  有时候军队任务紧张,面对不能离京随时待命的军令,我不得不在几个月前就策划好的旅游计划上划了个大叉;端午节公婆第一次来北京,小印参把他们接进家门后给我撂下一句“你这两天带爸妈先出去转转”就去值班了;遇到重大任务时,我会独自一人在深夜盯着时钟,内心焦灼地等待他平安归来。

  我逐渐领悟了,面对工作需要、部队需要、祖国需要的时候,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唯一的天职,我所能做的,就是理解和更加理解,支持和绝对支持。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6周年,也是我成为军嫂的第三个年头。因为拥有了这个特殊身份,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少一点怨言、多一点理解,为我爱的人照顾好小家,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家有小印参,我骄傲;我是军嫂,我自豪!

  (作者:陆宙斯)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