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一份报纸名叫《今晚报》,我每次回天津都喜欢看看那报纸的副刊。公公婆婆知道我喜欢看,就开始帮我单独收藏着报纸的副刊。
这次回天津,我像往常一样想看副刊,婆婆从柜子上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已经有了厚厚一摞报纸。我突然心生愧疚,从报纸的厚度就知道我们距离上次回家已经隔了多久。
他们从来不是善于表达爱意与思念的老人,他们替我们攒着那些报纸,而每一张报纸就代表一天,代表着老人一天天数着我们回家的日子。
老人们是那么认真地期待着孩子回家的机会,可是有的时候忙起来,我们却顾不上和他们在电话里多说几句。事后,我们总是后悔,总是在心里暗下决心,下次一定好好陪陪他们,可最终却是各种食言……
我们究竟欠老人多少个“回家看看”?
如今,这“常回家看看”已经被写进法律,我们暂不去讨论法律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至少,我觉得法律不再冷冰冰的,而是有了温情。
能和老人在一起生活,陪他们变老,从他们的经历中有所得,这些是上苍赐给我们的好时光,是我辈的福气。但我们究竟能陪他们多远,能在他们身边多久?
我小时候就逃避想这个话题,每逢试图深深去想,眼泪就会禁不住掉下来。长大后,我突然明白,其实不用去多想,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当下,让我们和父母公婆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过得精彩,珍惜他们的微笑,珍惜他们的善良,珍惜他们的固执,珍惜他们的糊涂,珍惜他们给我们的一切,他们是用生命爱过我们的人,是我们生命的宝藏。
陪伴老人是我们的福气,自然也是责任,不要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刻才恍然后悔。所以,请记得打电话,记得吃饭时为他们夹菜,记得陪他们散步,记得说我爱你,记得扪心自问,你到底欠老人多少个回家看看?
(作者:徐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