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30岁的甘相伟用朴实的语言写就了10万字的随笔《站着上北大》,在道出青春无尽的迷茫与跌撞之外,也是对而立之年的人生总结。
他出身贫寒,父亲早逝,早年的求学经历使他尝尽了贫困的苦,这艰苦又加深了他对贫穷的恐惧,却也使他增加了对抗命运的勇气。这份勇气来得不易,高中因自卑退学偷着去上海打工的经历,让他充分体验了社会底层的境遇,更懂得了知识对自身发展的可贵。随后,他在文学作品中找到了精神依托,更明确了今后的人生方向。尽管高考时发挥不利只进入了专科的大学,但他年轻的心灵已然变得成熟和坚韧。
甘相伟的记录中,没有一处华丽的句子,也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出他心思的细腻与敏感。比如对母亲与后爹的感恩与思念、回味初恋时的美好与淡然,就连回忆在北大平民学校的培训班演讲时都没有丝毫炫耀,而是突破自我后的激动与兴奋。这样的平常心加上进取心,让他在北大文化氛围的渲染下找到自信,用他自己的话总结这个过程就是“实现梦想、改造命运”。
这个世界上,用勤奋改变命运的平凡人一定还有很多,甘相伟的故事并非个例,但在他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原本普通却又难得遇见的美好品质,看到了他那种对人生没有侥幸心理的态度,和一步一个脚印不想方设法寻找捷径的踏实。
他的人生还远未结束,但我们又不免对他的未来有些许担忧,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原本善良的人被世俗、扭曲的价值观蛊惑。当他离开北大的文化氛围,能否顺利地通过这些考验,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与残酷的现实,他如何保有现在的优势参与竞争呢?
这样一个时代,梦想变浮夸,价值泡沫化,纵然正确的梦想可以领跑人生,但当自我认同不被世俗接受的时候,心灵便禁不得打磨,因此,甘相伟那“小人物也要有精英意识”的理念,就显得愈发珍贵。人生的命题太大,我们所能书写的也只有自己的那段旅程。
(作者:王美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