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三代航天人的时空印记
发布时间:2013-09-17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没有航天员出名,不如型号专家耀眼,他们的名字被淹没在人群中,他们以辛勤的劳动奉献航天,他们是一群保障战线上的幕后英雄。作为后勤运输保障人员,三代航天人张建华、欧祥洪、邓科对于中国梦和航天梦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在他们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幅自己描绘出的中国梦画卷。

  他们分别伫立在不同的年代坐标上,以各自的亲身经历,见证着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他们的航天人生,是一代代航天人无私奉献的真实缩影。

  第一代:张建华

  从山沟到都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七院的发展始创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当回首历史,老一辈航天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张建华就是在那个“勒紧裤腰带”的岁月来到了地处深山沟里的062基地——七院的前身。当时,他对开车情有独钟,尤其是大卡车。于是就申请到后勤部当司机,负责开“大解放”,而这一开,就是30年。

  他说,当时基地地处大巴山腹地的万源白沙沟,山大沟深,人烟稀少,一切设备材料和生活物资都需要从几百、上千公里之外的重庆、西安、甘肃等地运来。大家都是“车上睡、渡口眠”的状态,只为早日把设备、货物装上车并运回来。

  车子回到白沙沟,由于山区交通不便,一车物资到了,大家只能靠人拉肩扛运往基地,一趟下来人累得筋疲力尽。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七院从大山沟里迁移到省会成都,张建华才随之从山沟沟里来到了繁华热闹的大都市。

  第二代:欧祥洪

  从农田到天宫


  2007年10月24日,欧祥洪永远记得那一天,他和同事们历时82天,精心护送的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当四周的掌声和欢呼声响起时,欧祥洪的眼睛湿润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欧祥洪第二个家。他每年至少要在那儿工作200天以上。他妻子打趣说:“家变成你的免费旅馆了。”

  他亲眼见证了这里从最开始的一片农田到今天现代化“月亮城”的巨大变迁。

  2012年5月,欧祥洪父亲病危。早上接到病危电话,晚上就被告知父亲过世,人到中年的他在火车上失声痛哭。处理完父亲后事又匆匆赶回工作岗位。

  遥想当年,他说自己刚到航天时,难得赶上几发型号任务。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发射任务呈现高密度状态,从一星一箭测试到三星一箭、两星两箭同时在场区测试……他在这里的时间也逐步延长。

  第三代:邓科

  从边陲到边疆


  当嫦娥一号成功奔月的时候,邓科正在电视机前盯着屏幕看发射。他没想到自己能在三年后和同事们一起为嫦娥二号护航,并亲眼目睹“她”的壮丽升空。

  第一次服务发射任务的时候,邓科激动得整夜没合眼。当真切看到70多米高的发射塔架和300多米高的避雷塔,巍峨耸立于峡谷的底端,他被彻底折服了。“作为保障运输队的一员,注定要与危险和寂寞相伴,但当亲眼看到自己服务的卫星成功发射时,历时56天、2000多公里行程的艰辛顿时化作满心的喜悦和自豪。”年轻的“80后”邓科回忆起第一次参加任务时的情景还是一脸骄傲。然而他一句也没有提及自己在发射场的时候,妈妈生病住院自己却没能回去。

  十多年来,张建华、欧祥洪、邓科三人穿越密林、征服高山、战胜戈壁荒漠,风餐露宿,日以继夜,出色完成了42颗卫星发射保障工作。他们安全行车420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000多圈,他们的足迹踏遍祖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接下来,他们的中国梦已经规划出了美丽蓝图:驰行边疆护航星箭。他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刘海艳)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