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轻轻推开浮云的遮掩,皎洁的月光洒向壮美的山河。青山万里,是游子追寻的脚步;长河百代,是慈母手中的针线。流淌的月华,泼洒着淡雅的水墨,在天地间铺开了一幅温婉的画卷。那一轮明月,跟随着历史的车轮,穿过了魏晋玄风,抚过了汉唐风骨,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落在了轩外的桂花枝头,落入了亭中的一盏青樽,落进了我的心里。
又是一年中秋时,那些沉淀在远古的传统文化,开始被清秋的蛰声惊醒。中秋,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而中秋节则是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代。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之礼制。这种拜月祭天,祈求团圆的习俗从风云的唐宋至烟雨的明清,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依稀还记得小时候,每每中秋佳节,家家户户围坐在庭院里,圆桌上摆上月饼、葡萄、五谷、清酒,再焚上一柱高香,大家虔诚地拜月,感谢天地带来了丰收,祈求一家人团圆幸福,然后吃上一口香甜的月饼,谈笑间,心怀着感恩,享受着大自然无尽的馈赠。而如今在城市里,趁中秋月圆之美景,几个朋友相约小聚,饮酒望月,细数着宁静温馨的流年,共话乡俗乡音,丝丝缕缕的记忆,同酒杯里的波光粼粼一起,在月光下浅浅地浮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心情却是依旧。
朗月清依,让多少久别重逢的喜悦挂上了斑影婆娑的桂花枝头,又让多少合家团圆的亲人在月光下依偎寒暄。它见证了太多的悲欢与离合,目睹了太多的思亲与乡愁,淌过千年的时光,依然以纯粹清绝的风姿遥挂在深邃的苍穹,接受着芸芸众生千古不变的虔诚膜拜,将明净无暇的韶光赐予人间大地。
是谁将床前洁白的月光比作晶莹剔透的霜露,吟咏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悲愁诗句?可是那飘逸浪漫,寄愁思于世外,超脱尘俗的李太白?
是谁走过衍生着斑驳苔藓的古道,用弦声撩拨起一池幽幽的池水,谱一曲“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华美乐律?可是那多愁善感,情愫驰骋于天地的张九龄?
是谁在玉宇琼楼上独酌一壶佳酿,乘风而舞,唱一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辞章?可是那把酒问青天,任思绪在天上宫阙恣意挥洒的苏东坡?
那一轮清净如水的中秋明月,从远古到今朝,从乡村到城市,从山川到河流。它沐浴过古人,又照耀着来者;它守候着清风,又静待着白云;它流淌过江南的水乡,又跋涉过塞北的烟尘。带着时光的痕迹,带着岁月的苍茫,沉淀着中华大地千秋万载的如画江山,涵养着华夏民族万古长存的天地人合。
(作者:李德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