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这本《相约星期二》是室友答辩完推荐给我读的,那时只是略略翻看,快乐的日子不想思索这看似深奥的议题,读罢,也是微微有些同感,来不及深思。
日子飞一般地逝去,只剩旧日的集子还在,不同的心境下时光还在,思想的触角也许会试探出不一样的境界吧。
这本集子大约只有大半个手指头厚,然而探讨的却是触及整个人生的话题。书中的莫里教授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和学生米奇在每个星期二相约,用14个星期二谈论了世界、自怜、遗憾、死亡、家庭、感情、对衰老的恐惧、金钱、爱的永恒、婚姻、文化、原谅、完美的一天、道别这些意味深长的话题。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会赢。爱永远是胜者。”“原谅自己,原谅别人。”“记恨和固执都是毫无意义的。这种情绪让我抱憾终生。自负、虚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莫里在回答学生米奇“家庭问题”时这样说:“如果没有家庭,人们便失去了可以支撑的根基。如果你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支持、爱抚、照顾和关心,你拥有的东西便少得可怜,爱是至高无上的,正如我们的大诗人奥登说的那样,‘相爱或者死亡’。”看似精炼的回答却蕴含着哲理。
这本书是一位老人的人生感悟,是一个年轻人的真实困惑,更是一堂精彩的人生课。掩书时,我的脑海中翻滚着一幕幕莫里教授与学生对话的情景,心中的那个声音又一次响起——“要学会与生活讲和”。
纷繁世界,面对让我们无法拒绝而又害怕的事物,试着去平静地接受,学会与生活讲和,享受生命中的好时光,从容,坚持,淡定地像莫里教授那样,也许生活是另一番清新四溢的景象。
(作者:靳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