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青春无悔驻飞航
发布时间:2013-11-05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时光追溯到十年前,那时的我还是一名高一的青春少年,大部分事情已然淡忘,但仍记的是最初的梦想。

看到电视画面上伊拉克人民无家可归、奔波流离、四处逃窜,无辜的小孩在奔逃中被流弹击中,对比自己在校园里舒适的学习环境,那一刻我既为难民的悲惨境遇揪心疼痛,又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安心知足。从那时起,我就特别痛恨战争的残酷无情,同情受苦受难的平民百姓,庆幸自己出生在祖国的和平年代。

同时,我也深刻地意识到:有国才有家,只有靠强大的国防军事力量才能保卫祖国,保卫家乡。于是,我在心里悄悄地埋下了投身国防事业的种子,上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防相关的航天院校,并在毕业后满腔热血地选择了飞航事业。

文化如风,无孔不入;文化是雨,润物无声。在不断感悟飞航精神和文化的过程中,我更加坚定把飞航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有这么一群人,不知多少次耽搁了父母精心准备的团圆饭;不知多少次打乱了与爱人节假日旅行的计划;不知多少次错过了陪宝宝周末逛游乐园的约定。他们选择了光荣神圣的飞航事业,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他们背后承载着父母、爱人、儿女以及整个家庭的无私支持。

为了这份事业,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简陋的工作环境以及国外同行的冷嘲热讽时,航天前辈们没有退缩,反而激发起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工作干劲,成功闯出一条独立自主的飞航产品研制路。

为了这份事业,飞航前辈们始终肩负“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神圣历史使命,在最艰苦的年代、最幽静的角落,用最美好的年华,铸就了国防力量。风雨50余载,中国飞航事业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填补了多项国防科技领域的空白,创造了新中国多个第一,其产品技术也多次在国庆阅兵中大放异彩,展示了我国飞航装备的跨越发展水平。

是什么让航天人创造了这份奇迹,是什么让航天人不论时代变迁,都对这份事业矢志不移?是“团结奋进,负重拼搏,科学求实,敢为一流”的飞航精神,是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忠贞不渝的热爱。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推动和促进飞航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正是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坚定了我忠于飞航事业的理想信念。

我有感而发根据《青花瓷》的曲调改了一首歌词,表达我对飞航事业的深沉热爱:“十年寒窗找工作投身向国防,革命前辈指引我选择了云岗,航天三院的文化真是好榜样,干工作踏实一心谋发展。入职培训学制度稚嫩被私藏,保密质量大安全时刻不能忘,你的美永驻飞航,而我默默地为你鼓掌……”

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历史也赋予了我们新的责任,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防武器装备建设成为新的命题。这份与国家命运、民族安危紧密相连的特殊事业更需要青年一代来实现梦想。

梦想从未如此接近,梦想要求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忠诚的职业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瞄准转型升级,为实现飞航事业跨越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续写新篇章。青春无悔,人生无憾,有梦在飞航。

(作者:胡华波)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