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看见的和看不见的
发布时间:2013-11-19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2013年10月31日的《中国航天报》头版发表了《长剑行 中国梦——中国陆基巡航导弹研发历程记》一文,文章“下转2版”后,“甩”了整整一版。

年初,巡航导弹研制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成为了国家级的先进典型。这样一篇篇幅之大实属罕见的报道直到深秋才得以问世,着实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我一边读着报,一边习惯性地在纸上摘录着关键词:“国家队”、“中国人自己的”、“硬骨头”、“说干就干”、“从零开始”、“自力更生”、“活着干、死了算”、“争气弹”、“爱国弹”……

恰巧最近几日在看柴静的《看见》。套用此书来看巡航导弹团队,我们可以说,有些东西是我们能够看见的,比如这样一篇“重磅文章”,以及阅兵式上恢弘的气势;而有些东西却是我们看不见的,比如中国巡航导弹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以及为之苦苦奋斗、默默付出的人们。

对于以飞航将士为班底的巡航导弹团队,我的印象和理解似乎都是一些细节。一次聚会上,有同事说起“老干妈”辣酱乃是外场试验队的“生活必需品”,原因是海上异常颠簸,而呕吐又从来不分新手老手,队员们实在吃不下东西,就只能用辛辣来刺激胃口,勉强吃点,吃完再吐……以往,我们看见的都是试验队“打靶归来”后喜笑颜开的合影照片,而那一张张因为身体不适而痛苦不堪的表情,却是我们看不见的。

“中国人自己的”,这六个字的使用语境往往和“民族自强”紧密相关。巡航导弹团队也不例外。我的确没想到,尚以一名学生身份观看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时,那些曾被我统称为“尖端武器”的大家伙会让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与之频繁接触,虽然只是其中的某一部件,甚至是一颗螺丝钉,但“自己的”这个标签还是像一枚无形的勋章,挂在每一个航天人胸前和心里。

刘院士说出这六个字时的骄傲之情,不难想象。在刘院士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里,我看到了老人说过的这样几句话:

霹雳神剑,横空出世,刺破苍穹;

磨砺数载,酸甜苦辣,遍历其中;

威震四海,耀我中华,盛世昌隆;

捍卫主权,维护统一,必建奇功!

谁说航天人只会埋头苦干,不懂得浪漫?!

看见的是一张张鲜红的荣誉证书,听见的是一个个“不是传说的传说”。而那些看不见、听不见的,又会是什么呢?

有些问题似乎注定无解,有些故事似乎总是“欲言又止”。当我还在这颇费心神地预备留下一些溢美之词时,巡航导弹研制团队的将士们也许正向着下一个更高的目标,阔步迈进!

(作者:九天)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