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城杯”2013中国航天网络文化艺术大赛  >  散文 > 正文
选择计量 筑梦飞航
发布时间:2013-12-03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报

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真挚而厚重的概括,首次把中华儿女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自觉,变成了一面清晰有力的旗帜。他又通过对青年的殷切寄语,宣告这是属于同一代青年的同一个梦想。

对我而言,选择飞航就是为同一个中国、同一个梦想助“飞”护“航”;选择计量就是为助飞理顺羽翼、为护航校准方向。实现中国梦,实现飞航人矢志不渝的强军报国梦,关键在于科技发展与创新。这首先需要更准确的计量检测来为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提供验证,需要具有原创性和前瞻性的高精度计量基和标准研究等作为支撑。

这就要求从事飞航计量的我们,明确自身承载的重任与荣光,奋发有为,积极吸收和借鉴先进科技成果,密切跟踪国际计量发展的新趋势,创新发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计量标准,确保计量基、标准与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以及技术创新协调发展,为科研生产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入职后的我,沉浸于工作的寒暑,几乎不觉温柔履地的霜雪。只有蓦然回首的刹那,才感受到光阴深情的触摸——单位里前辈们忠于职守的灯火、行胜于言的静默,告诉我飞航梦的厚重、计量梦的殷实。

雨季肆虐的台风,挡不住马不停蹄的脚步;废寝忘食的加班,熄不灭永留心间的炽热;繁重枯燥的筛选,拼不过大浪淘沙的双手;冰火两极的温箱,赢不了久经考验的执著。

风雨无阻,是爱岗敬业的美德;披星戴月,是不计得失的胸怀;挑灯夜战,是通宵攻关的本色。

细致入微,是分析评定的尽责;雷厉风行,是保质保量的履约;精益求精,是排查失效的专注;迎难而上,是敢为人先的胆略。

飞航计量的团队成员是默默无闻,却持之以恒发光发热的战士们。选择计量、筑梦飞航,是拥抱一个相亲相爱的家,用奉献的点点滴滴画一幅满载梦想的画。

感谢风雨多情的陪伴,感谢苍天赐予我们的华年;我们知道逝去不会再来,我们知道自己是恒河之沙,我们知道朝如青丝、暮成雪……所以我们把热血、奋发、坚韧、无畏紧握在现时的手掌,永恒也不能逾越这刹那的时光。

如同梦旅人生存的印记,选择计量、筑梦飞航的经历也会铭刻进永恒的美丽,化作心中满溢的谦卑、骄傲与感激。谦卑,是因为身边都是超群拔萃的战友;感激、骄傲,是因为能成为如此优秀团队的一员,是振兴计量予我的荣耀。

远去的学生时代有飞扬的狂想,我将在这团队中达成曾经写在日记里的向往——像融入团队协作一样融入集体的伟大,成为伟大本身的一部分。唯其如是,才能风云际会、聚沙成塔。

梦想的飞升,离不开耕耘的脚踏实地。只有扎扎实实的计量来保障涉及高新技术、贸易、安全、国防等关键性量值的溯源,中国梦才能飞得准、飞得稳。

功崇惟志,业广为勤,“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这个敢于有梦、敢于追梦的时代,只有每个人脚踏实地做好各自领域的工作,才会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你的梦、我的梦、大家的梦才会百川汇海、凝聚成浩瀚璀璨的中国梦。

远去了近代民族的屈辱和时局的动荡,中国梦已经经历了太久的典藏。于我们一代零距离开启梦想,也将让青年接触历久弥珍的醇香。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更需要青年人的激情和创造:把“中国梦”的主体具象到我们每个飞航青年身上,也就是把个体的力量凝聚成共有的梦想——未来无垠、大梦无疆!

(作者:李兴鲁)

[关闭]  [打印]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